3月熱詞 觀望 -- 市場觀望情緒集中爆發(fā)
買房人觀望情緒的集中爆發(fā),是從今年3月份開始的。春節(jié)后京城樓市成交量急轉直下,迅速轉入全面滯緩,3月份也就此成為2008年房地產市場由牛轉熊完整軌跡的節(jié)點所在。這一時期屢被提及的“市場觀望”,成為了2008年貫穿全年的重要詞匯。
起因
國內經濟出現流動性過剩,并出現通貨膨脹。2008年政府為緩解經濟壓力,采取金融緊縮政策,打壓投機性需求,抑制投資性需求,持續(xù)加息,鼓勵儲蓄,為市場降溫,并嚴控金融貸款,導致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資金鏈壓力,同時受宏觀政策及股市暴跌影響,消費者投資、消費熱情驟然下降,房地產市場出現濃厚觀望情緒,而部分開發(fā)企業(yè)受市場及資金鏈的雙重壓力開始降價銷售,導致市場觀望情緒進一步加劇并延續(xù)至今。
市場表現:買房滯緩炒房上岸
事實證明,市場確實變了,在2008年初王石“石破天驚”的拐點論出現后,是連續(xù)數月的銷售低迷,北京市房地產市場交易量連續(xù)數月同比大降。開發(fā)商猛然發(fā)現,前兩年市場大熱時的排隊買房、搶購潮如今一去不返,甚至連以往樓市中重要的“炒房力量”也在紛紛抽離,急于上岸。面臨窘境,開發(fā)商的試探性促銷,送家電、送物業(yè)費、送汽車等優(yōu)惠方式逐漸增多,盡管意識到市場危機,但當時大多數樓盤仍然不敢真正降價,多為試探行為。
3月份,萬科率先在全國范圍喊出“降價”口號,而數天后,SOHO中國董事局主席潘石屹又拋出“百日巨變”論,堪稱此前拐點論的升級版。過去幾年政府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之后,市場都會陷入短暫觀望期,但過后都是是報復性的房價和成交量雙漲,但是這次二套房新政出臺之時,趕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金融環(huán)境惡化和持續(xù)經濟衰退,以及中國政府對整體經濟過熱擔憂所采取的從緊性貨幣政策,這些原因造成社會整體對經濟前景的不樂觀預期,也從而形成了樓市的整體低迷。
開發(fā)商變化:價格難定捂盤延開
當時市場普遍預測,3月樓市正處于觀望對峙的關鍵時期,下一步無論是“艷陽天”還是“倒春寒”都有可能。不僅購房者觀望,開發(fā)商也在觀望,3月份開發(fā)商轉入觀望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捂盤延開,如果說過去這時候哪個項目延時開盤,十有八九是捂盤惜售,等待坐地漲價。而當時不少項目開盤日期的一拖再拖,則反映了開發(fā)商瞻前怕后的觀望心態(tài)。據統(tǒng)計,3月份北京有近二十個項目選擇了推遲入市的時間,作為傳統(tǒng)銷售旺季的三四月份,開發(fā)商往年總是利用這樣的“黃金檔”為樓市“添柴加火”,而今年,不少項目卻悄無聲息的選擇了“沉默”。
據了解,事實上當時大多開發(fā)商也是有苦難言,持續(xù)窘困的市場讓他們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某開發(fā)商把自己的處境形象的比喻為“熱鍋上的螞蟻”,一方面不賣房面臨著巨大的資金鏈壓力、越拖越麻煩,另一方面又不敢輕舉妄動怕價格一公布立刻會把自己陷入尷尬當中。于是,樓市便出現了“異!睜顟B(tài)——開發(fā)商想盡辦法拖延開盤時間,變得“極度敏感而脆弱”;而且從另一方面講,中小開發(fā)商們誰也不愿意當率先降價招來口誅筆伐的“出頭鳥”,于是大多選擇了審時度勢和繼續(xù)等待。這種心態(tài)影響下,捂盤觀望也就順理成章。
判斷
盡管近幾年每逢宏觀調控政策出臺都會引發(fā)一段“觀望期”,也有出現短暫的成交淡季。但今年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2008年初房地產市場的整體價格已經被“炒”到了買房人承受的極限高位。從某種意義上講,去年以來出臺的系列調控政策甚至遠沒有以前的‘國八條’、‘國六條’來得嚴厲,但它卻成為驚醒夢中人的‘鬧鈴’,讓買房人警醒不再迷信‘樓價只漲不跌’的神話。分析過去幾次由政策調控帶來的觀望,一般都在調控政策出臺后的兩三個月里被市場所消化,而在3月份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認識到,這一次的觀望似乎還只是剛剛“拉開序幕”,其影響何時真正結束遙遠得有些讓人看不到頭。(文/邱旸)
4月熱詞 退房 -- 南方退房風潮波及北京樓市
4月份,從珠三角蔓延開的“退房潮”迅速波及北京樓市,很多在售項目都紛紛注意到,前階段買了房又退房的客戶明顯增多,剛剛簽約轉天“反悔”的也大有人在。查閱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退房公示”可以看到,不少項目3、4月份的退房客戶明顯增多,一些項目退房次數甚至多達數十上百次,如此“淪陷速度”令人吃驚。
起因:房價下跌引發(fā)集中退房
去年底以來執(zhí)行的提高二套房貸首付比例和利息等政策,在春節(jié)之后逐漸顯現出對購房需求的抑制效果,樓市的持續(xù)低迷和價格下降讓購房者感受到市場“江河日下”的壓力,購房風險越來越大,買房已經不再是高枕無憂的投資渠道。于是,行業(yè)普遍意識到一個嚴重而現實的問題,當市場持續(xù)低迷的時候,你買的房子是不是也面臨著貶值的風險?
此外據了解,一些項目前期漲價銷售,后期大幅降價的“不公平”舉措也是引發(fā)退房潮的誘因之一。典型例子是某項目年初剛開盤時均價約15000元/平方米,但是4月份最新定價迅速變成12000元/平方米,相比不久之前降了3000元/平方米,這讓剛開盤時買房的業(yè)主大呼“上當”。此外不少項目的優(yōu)惠贈送等種變相降價不勝枚舉,對于那些已經買了房的業(yè)主,房價下調意味著幾萬元甚至更多的錢打了水漂。這也引起了高位購房者的強烈不滿,導致要求退房的糾紛不斷。
市場狀態(tài):是否合情理引起廣泛討論
業(yè)內人士指出,新開售樓棟價格的較大幅度下降,讓很多已購房的業(yè)主心中 “實在不舒服”,調查表明,在這一輪退房大潮中,期房退房的現象較為突出,而現房退房較少。而一些在高價位買了房的業(yè)主也紛紛采取行動——或拒收房屋,或停止還貸,或訴諸法律,其要求大體相似——要么退房,要么補償差價。
有開發(fā)商曾透露,當時不少剛簽約的客戶怕開發(fā)商設置障礙,連剛交完的訂金都不要,堅決退房,至于在約定期限內退訂的,就更多了。某些項目由于退房者過多,開發(fā)商不得已限定了嚴格的違約責任,要么不退訂金,要么設置高額違約責任以此控制退房行為,但是盡管如此,退房現象依然嚴重。不少客戶退房甚至會選擇一些很“缺乏理智”的方式,如不接開發(fā)商電話、遲遲不辦按揭手續(xù)等,讓開發(fā)商非常頭疼。而一些原本明確拒絕接受公積金貸款買房的項目,因為客戶堅持要退房,也只能松口同意辦理公積金貸款。
專家指出,房屋買賣作為一種商品交易行為,必然會隨市場變化存在價格波動的風險。市場供不應求的時候,商品價格會見勢上漲,市場供大于求 的時候,銷售遇冷價格自然也將隨之下降。但是正因為多年來房價的持續(xù)上漲讓買房人迷信買房置業(yè)“最為保險”的觀念,一旦房價下降,利益受損,心理上便難以承受,從而導致“退房潮”的出現。
有專家在當時表示了這樣的擔憂,就集中退房現象來看,要求退房的人中有的簽訂了預售合同,有的尚未簽訂合同,兩種情況下能否退房也有不同的法律依據。
一般來講,開發(fā)商根據市場變化降價求售是正常的合法商業(yè)行為,并無足夠的法律依據支持這種退款或退房的要求。根據我國法律,只有合同約定、法律規(guī)定和不可抗力等幾種情況可以解除合同。目前,只有一種法律原則是對購房者的退房要求有利的,那就是公平原則。也就是說,購房者可以以這一原則為法律依據,要求賠償或退房。但是,最終能否退房或補償差價,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這并非法律層面可以解決的范疇。
點評:折射買賣雙方功利心態(tài)
4月份集中出現的買房人退房現象,實際上折射了客戶對目前市場的不信任態(tài)度,特別是那些2007年底和2008年初剛剛買房者的心理波動最為激烈:由于花費大量資金,倘若樓市就此一蹶不振,房產價值會迅速貶值。為防止自己的資產縮水,這部分買房人便急于抽離樓市,把資金轉移到更穩(wěn)妥的投資或保值渠道中,從而導致了集中退房現象的出現。而從那之后應運而生的市場上頻繁出現的樓盤“無理由退房”、“退房補差價”等承諾,也可看作是退房風波所產生的連鎖反應。
從深層次看,集中退房現象的出現和長期來堅挺的房價出現松動密不可分,市場好的時候一切好將就,房產快速升值的趨勢掩蓋了很多問題,買房人往往也不會過于計較,退房的現象少之又少。而現在,配套不到位、道路沒建好,甚至地面找得不平等這些在過去不是問題的問題,現在都成為已購房者退房的理由,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長期以來市場買賣雙方過于功利的色彩。而很多長期以來形成的非理性觀念,在4月份集中爆發(fā)的退房風波后,逐漸得到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買房不再是坐贏不輸同樣需考慮風險,無論樓市形勢好壞,理性投資都應該是基本準則。(文/邱旸)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