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曾明:為何在人生“至難”,蘇軾卻能“圖其至遠”?
中新社成都1月6日電 題:為何在人生“至難”,蘇軾卻能“圖其至遠”?
——專訪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曾明
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
“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shù)也?”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年僅26歲的蘇軾在《思治論》中提出疑問。蘇軾用自己起伏波折的一生給出答案: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他寫下“天下第三行書”與千古雄文《赤壁》二賦;晚年被貶惠州、儋州,依舊樂觀曠達,留下華章無數(shù)。
在人生低谷,蘇軾如何從“至難”轉(zhuǎn)向“至遠”?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用什么樣的精神面對“至難”?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曾明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進行解讀。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蘇軾為什么在《思治論》提出“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shù)也?”
曾明:蘇軾一生,元豐二年(1079年)遭遇“烏臺詩案”之前為前期,元豐四年(1081年)“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之后為后期,中間兩年可謂大徹大悟期。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前期“桃李春風”,后期“江湖夜雨”。
《思治論》為蘇軾26歲時所作,恰好是他“桃李春風”之時。當時蘇軾出任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已兩年,他洞察民間疾苦、了解地方行情。在文中對當時朝政“三患”,即“財之不豐、兵之不強、吏之不擇”之弊,提出了要“課百官,安萬民,厚財貨,訓兵旅”。
在《思治論》中,蘇軾還提出了“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shù)也”一問。可見,“至難”和“至遠”,在蘇軾心中是辨證認識的。即世間萬事萬物,都可以由難轉(zhuǎn)易,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幼樹會成林,溪流終入海。他堅信只要定下心思去做,就肯定能達到目標。
中新社記者:蘇軾提出的哪些主張,對今日中國式現(xiàn)代化仍有參考之處?
曾明:《思治論》全文雖只有2000余字,卻清晰表明了蘇軾早期的一些理念。他在文中表示,執(zhí)政重民生,以人民為本;安定靠制度,講規(guī)則規(guī)矩;太平須“活法”,應改革創(chuàng)新。
此外,《思治論》還提出“發(fā)之以勇,守之以專,達之以強”,其意為在目的明晰、規(guī)劃周詳?shù)那闆r下,政策就應得到堅定不移的執(zhí)行,只有這樣,事業(yè)才能獲得成功。
蘇軾一生據(jù)“活”而變,從中看到了人世間的善。他明白“功業(yè)見于變”,認為“執(zhí)一而不知變,鮮不厭者”,做到了“一”與“多”,“恒”與“變”的統(tǒng)一。蘇軾主張漸變,而不是“突變”。蘇軾“擇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的“通變”思想,今天依然值得借鑒。
在文化方面,蘇軾因“活”而新,從中發(fā)現(xiàn)了萬物的美。他深知“新”乃自成一家之根本,這在諸多詩文中有言。《書吳道子畫后》論作畫,說“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評草書》講書法,說“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蘇軾通過以文為詩、以詩為詞、以文為賦、以賦為文、以詩為文等做法,使新體更加成熟,舊體別開生面。比如《雪堂記》等均綴以騷體,《觀妙堂記》等以對話行文,呈現(xiàn)賦體文的特點,前、后《赤壁賦》等,打破成法以賦為論;《莊子祠堂記》等借“記”作“論”,使文章獲得更加不朽的生命力。
不拘法度,不斷創(chuàng)新,蘇軾對“活法”的創(chuàng)造實踐,對當代中國文化藝術(shù)而言,依然具有啟示。我們要創(chuàng)作出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文藝作品,才能真正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中“豐富人民精神世界”,讓世界親近中華文化,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華民族。
中新社記者:蘇軾有哪些華章,成于“犯其至難”?為什么艱難困頓之時,反而成就他藝術(shù)的輝煌?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用什么樣的精神面對“至難”?
曾明:蘇軾不僅將“活法”貫通于詩文詞賦、琴棋書畫,甚至待人接客之中,還實踐在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快意逍遙之中。自然中的“煙雨”,生活中的“煙雨”,仕途中的“煙雨”,在蘇軾看來,都是由“至難”向“至遠”轉(zhuǎn)換的必由之路。
不管“大江東去”,還是“明月幾時有”,愜意歡喜、磨難坎坷,蘇軾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他在“至難”中依然能夠保持從容灑脫、怡然自得的快意人生。年過六旬的蘇軾被貶蠻荒之地儋州,他不絕望不怨恨,而是登高望遠,享受絕美海景,“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蘇軾屢遭打擊,滄桑羈旅,卻仍有“人生如夢”的哲思,有“江海度余生”的豁達,有“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遐想。蘇軾創(chuàng)造了一個令人神往的文化人格,包含了人性的豐富性和發(fā)展的可能性,展現(xiàn)了最為健全、圓融,可信、可愛、可敬的活生生的真實人生,幾乎承載了中華民族對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所有期許。
從“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再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同樣反映出,事不避難是中華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密碼。
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經(jīng)歷了太多風雨坎坷。面對任何“至難”,我們始終迎難而上,這與中華民族昂揚的精神境界、寬容的理想格局密切相關(guān)。事不避難難變易,胸無“至遠”易變難。新年新氣象,中華民族人人都心懷“至遠”的目標,就沒有克服不了的“至難”。(完)
受訪者簡介:
曾明,西南民族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shù)和技術(shù)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中華多民族文化凝聚與全球傳播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10月至2019年4月任西南民族大學第九任校長。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古代文學、文論,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代詩學‘活法’說考索”等4項,出版專著6部;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chǎn)》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70余篇,其中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摘編、轉(zhuǎn)摘、全文轉(zhuǎn)載。先后獲省部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5項。
東西問精選:
- 2024年11月15日 11:24:16
- 2024年11月14日 22:56:05
- 2024年11月14日 08:10:11
- 2024年11月13日 17:34:17
- 2024年11月07日 20:29:41
- 2024年11月06日 20:49:54
- 2024年11月05日 15:34:34
- 2024年11月04日 21:26:36
- 2024年11月04日 21:22:15
- 2024年11月04日 20: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