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劉老根大舞臺”的運作來看,它既是一種傳統(tǒng)農耕時代所流傳的文化形態(tài)的延續(xù),又是新的文化產業(yè)模式的展開。劉倉博士分析,“劉老根大舞臺”盤活了傳統(tǒng)的“二人轉”,把它轉化為一種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文化產業(yè)的資源,并通過電視、網(wǎng)絡等各種媒介的輻射不斷提升這種文化資源的價值。
劉倉博士還指出,無論是平民原則,還是快樂原則,都易被商業(yè)規(guī)則利用和操控。在這其中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身影,那就是傳媒。張頤武教授指出,“春晚”依然是社會生活中的“最大公約數(shù)”,仍然是大年三十晚上的“新民俗”。在這個舞臺上演出是巨大的機遇和考驗,而在這個舞臺上的成功,就意味著一個全世界最大的觀眾群體的肯定。這一點其實在“小沈陽”這里再度得到了證明。
“春晚”之后,“小沈陽”的走紅依然離不開媒體的助力。各地報紙、電視臺立即爭先恐后搶作“小沈陽”的采訪、專題訪談,打開電視臺瀏覽,處處可見“小沈陽”。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王軍指出,媒體通過議程設置把“小沈陽”置于公眾關注的焦點。媒體不能控制受眾怎么想,但是能夠控制受眾想什么。當眾多的關于“小沈陽”的消息或報道被置于顯著位置甚至是娛樂版頭條時,“小沈陽”想不被關注也不可能。
不只是“小沈陽”,任何一個消費文化熱點的形成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傳媒的策劃和跟風式的介入。這種跟風式的報道,既是文化產業(yè)商業(yè)運作的需要,也是媒體自身提高關注率、收視率、追求發(fā)行廣告收益的需要。
因此,劉倉博士提醒,分析當代的大眾文化流變,既要認識到民眾的時代心理需求的作用,也要認識到媒體和商業(yè)的合謀發(fā)生作用的機制。
“小沈陽”們能紅多久?
切合大眾的心理需要,有商業(yè)和傳媒的助推,似乎“小沈陽”前途無量。
相聲名家宋德全就持這種觀點。他認為,小沈陽的表演是基本成功的,他是一個有天賦的、不錯的戲曲演員,有趙本山這樣的老師,有非常豐厚的群眾基礎,他未來的發(fā)展肯定會越來越好。
也有人不看好“小沈陽”的未來,認為他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除了被指斥媚俗外,也有人發(fā)現(xiàn)他的表演模式化越來越強,到哪兒都是老一套,無非是照搬春晚的臺詞或稍加改動,模仿一下刀郎、阿寶或劉德華、張雨生的聲音,很少有獨特的表演。
當表演讓人失去興趣的時候,關注的性質就會發(fā)生轉變?梢钥吹,在這場巨大的“造星”、“追星”運動中,媒體炒作的內容已經(jīng)從“小沈陽”的表演向其私生活發(fā)生了戰(zhàn)略性轉移,其兩面性讓人瞠目結舌:今天一張小沈陽多年前的私密照,明天一份小沈陽當年的賬單;今天報道小沈陽的愛情故事,明天就出現(xiàn)他拒絕富婆包養(yǎng)的內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