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6日電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發(fā)表文章稱,中國已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但我們審視這個“框架”時,不難發(fā)現,這仍然是發(fā)育程度較低、不健全、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與我們所希望建成的較為完善、趨于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有較大距離。
文章稱,目前的主要障礙是,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問題還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些體制性的障礙,就是橫亙在中國在本世紀頭一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路上的一座座關隘和一個個瓶頸,嚴重地制約著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
在《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出臺10年后的今天,十六屆三中全會將要發(fā)出突破體制性障礙的號令,這將又是中國改革進程中的一個轉折點和一個新起點,是中國為建立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入“啃硬骨頭”的階段。
《瞭望》周刊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指出了在國有經濟、金融體制、投融資體制、“三農”問題、行政體制、社保改革、市場體系、教育體制、科技體制、文化體制以及分配制度等方面的障礙。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那么,我們在哪些領域還殘存著體制性障礙?每個領域又面臨著一些什么樣的體制性障礙?《瞭望》周刊經過對大量的專家學者的采訪整理,為之梳理一二。只有厘清頭緒,我們才能更加清楚這些問題為何已經成為嚴重制約發(fā)展的體制性障礙,才能更加體會到突破這些體制性障礙對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意味著什么,也才能更加深刻地領會十六屆三中全會對突破體制性障礙的戰(zhàn)略部署的重大意義,并積極主動地“參戰(zhàn)”,打贏圍剿體制性障礙這一事關未來中國的關鍵戰(zhàn)役。(葉俊東 楊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