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四件獸首原件首次在港公開展出 科技布展助力文物“活”起來

發(fā)布時間:2023年07月04日 13:1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解說】伴隨婉轉悠揚的《高山流水》,7月3日晚,“盛世聚首 天寶芳華——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暨中旅百年華誕圓明園國寶獸首文物展開幕典禮”在香港舉行。本次展覽展出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之牛首、虎首、猴首、豬首4件青銅獸首原物、遂公盨以及商周時期的國寶級青銅重器等數(shù)十件珍貴文物。

  在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入口,記者看到這里佇立著一座等比縮小的圓明園“大水法”,熟悉的標志性建筑物吸引著人們進入展廳一探究竟。展廳內,四件獸首文物擺放于大堂正中,在燈光的映照下,雖歷經百年,但風采依舊。據(jù)工作人員介紹,獸首銅像由中國宮廷匠師制造,而設計者是郎世寧等來自歐洲的藝術家,因此該系列文物是融合中西方美學的匠心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

  【同期】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總監(jiān) 陳麗碧

  牛首,它的形態(tài)好像西方的斗牛的形態(tài),跟中國的牛不一樣,但是它的做法是中國工匠做的。第二,虎首也是很生動的,它的毛、它的斑紋都刻畫出來,特別是它有中國虎的“王”字在它的額頭上面。另外豬首,豬的特色它有獠牙,就跟中國的豬有一點不一樣,因為(有)獠牙的野豬(在中國)比較少見,但是它的耳朵也是中國的豬常見的。另外一件猴首,相對來講它的藝術風格比較接近中國的藝術風格,它是有桃形的面,還有桃形的頭。所以每一件(獸首)都有它的特色,每一件體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中西文化的交融。

  【解說】圓明園國寶獸首銅像,原是圓明園海晏堂前的水力鐘構件,鑄造于清乾隆年間,其材質與北京故宮、頤和園陳列的銅鶴等所用銅相同,顏色深邃,內蘊精光,歷經風雨而不銹蝕。展廳除了展出四件獸首文物,還透過擴增實境(AR)、混合實境(MR)、人工智能(AI)等技術讓觀眾得以動態(tài)方式感受世界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及歷史變遷。

  【同期】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總監(jiān) 陳麗碧

  我們跟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借了十二獸首雕塑的相片,把它發(fā)展成三維的(圖片)體現(xiàn)每一件獸首它的(立體)展示。還有我們也把海晏堂噴水的次序,還有它的效果也展示出來。另外一個部分我們也有一個很好玩兒的就是,長春園的整個地圖你可以感受一下,可以在上面走,感受圓明園里面的西洋樓整個布局是怎么樣的。最后我們(會)講解一下,怎么去保護圓明園的那段歷史,我們就用很多古今的圖片去比較一下,那么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被戰(zhàn)爭破壞,那我們怎么去保護它呢?我們是可以從科技或是考古,用不同的方法去推廣這個概念。

  【解說】展廳中隨處可見的智能科技讓千年文物在數(shù)字空間煥發(fā)光彩,圓明園也在科技的幫助下還原昔日盛景,千年商周青銅器也透過光影“活”了起來,沉浸式的展陳方式呈現(xiàn)出文化科技的融合創(chuàng)新,也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璀璨浩瀚。

  據(jù)悉,此次展覽從7月4日起向公眾免費開放,到8月31日結束,參觀者可通過般哥展覽館網(wǎng)站登記預約觀展。

  記者 劉軒廷 香港報道

責任編輯:【李季】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