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五族共和”如何成為解決民族問題的總原則

分享到:
分享到:

辛亥革命:“五族共和”如何成為解決民族問題的總原則

2024年09月25日 08:11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孫中山生于1866年,陸?zhàn)〇|生于1868年,章太炎生于1869年,黃興生于1874年,陶成章生于1878年,宋教仁生于1882年,鄒容生于1885年……這些出生在19世紀的“60后”“70后”和“80 后”們,畢竟與你我不同,他們看到的是軟弱腐朽、愚昧反動的清政府,是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國家,是生靈涂炭、哀鴻遍野世態(tài)和深陷泥潭、奄奄一息的中華。

  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等相繼失敗,陸續(xù)成為歷史擺在他們面前時,風華正茂的愛國者們已經(jīng)不再相信皇帝,不再相信清政府,更不再相信封建專制,而是開啟了用民主共和挽救中華民族的思考與探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各地陸續(xù)起義,先后有15個省宣布獨立,瓦解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清室被迫放棄愛新覺羅氏“天下共主”之地位,接受了“五族共和”。

  

  早在1906年,孫中山曾非常明確的指出:“民族主義并不是要排斥不同種族的人……民族革命是要完全消滅滿洲民族,這話是錯誤的?!?/p>

  辛亥革命爆發(fā)前夕,代理同盟會總理職務的劉揆一也強調(diào),要聯(lián)合五族革命志士,共同組成革命團體,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

  武昌起義爆發(fā)后不久,章太炎即致信留學日本的滿族學生強調(diào)革命成功后,“君等滿族,亦是中國之民,農(nóng)商之業(yè),任所欲為,選舉之權(quán),一切平等”。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孫中山在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時強調(diào),“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tǒng)一。”中華民國繼承了清朝的疆域,將“五族共和”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總原則。

  之后,民國政府在1912年1月5日發(fā)表的《宣告各友邦書》中特別表示:要平等對待各族人民,凡是在中華民國法律權(quán)威下安居樂業(yè)的滿族人民,都應當一視同仁,受到中華民國的保護。同時,在給蒙古王公和滿族貴族的電報中,孫中山進一步明確闡述了“五族共和”思想。他提出,消滅專制并不是對滿族的敵意,而是迎合團結(jié)全國各族人民的愿望,不分漢、滿、蒙、回、藏,與各民族共享人類自由。

  而清政府最終也接受了“五族共和”的建國方針,在《清帝遜位詔書》中,明確提到“仍合滿蒙漢回藏五族完全領(lǐng)土為一大中華民國”,同時又明確了各族一律平等?;诖耍?南北雙方就建立一個五族共和的中華民國達成了共識,保證了多民族“國家的延續(xù)性”。

  北洋政府繼南京臨時政府之后,繼續(xù)堅持“五族共和”,強調(diào)蒙、藏、回疆各地方同為國家領(lǐng)土,蒙、藏、回疆各地方之民族俱為國民;不再使用藩屬名稱,不再設置理藩專部,成立蒙藏事務局(后改為蒙藏院),主管蒙藏地方和回部土司行政事務,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tǒng)的邊疆民族治理機制,基本保持了對邊疆地區(qū)的統(tǒng)轄關(guān)系。

  這一時期先后成立的“中華民國民族大同會” “五大民族共和聯(lián)合會” “五族國民合進會”等團體,嘗試化除“漢、滿、蒙、回、藏”的畛域,聯(lián)合各民族共同發(fā)展。

  可以說,伴隨著辛亥革命的不斷發(fā)展和成功,“中華民族”認同開始超越了各族之間的身份差異,轉(zhuǎn)而進入到塑造“國民”、構(gòu)建新的“民族國家”的理想追求中。

  

  辛亥革命前后,思想界雖有激烈論戰(zhàn),但主流共識仍是“化除滿漢畛域、各族混成一體”,為“五族共和”的提出和相關(guān)政策的實施奠定思想基礎(chǔ)。

  晚清時,中國的許多民族被西方學者稱為“漢民族”“滿洲民族”等,但梁啟超指出:“吾中國言民族者,當于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蠞h合滿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組成一大民族?!?/p>

  1905年,梁啟超更是從族群歷史演化的視角對華族、蜀族、吳越族等中國古代族群作出定位,認為這些都是自有史以來即居于中國的群體,都屬于“中華民族”。

  及至1911年,伴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中華民國”的國號和“五族共和”的理念一道,極大的促進了“中華民族”一詞的廣泛傳播,也極大的拓展了“中華民族”概念的傳播范圍,甚至在蒙古文、藏文里也出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對應詞語。一些如“中華自治協(xié)會”“中華教育改進會”等,以“中華”為名稱的團體紛紛建立,積極促進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頭槍聲一響,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極大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撼動了反動統(tǒng)治秩序的根基,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探索了道路。

  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俞廣衍 王奕勛)

【編輯:付子豪】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