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總要還的。邵佳一應該會有這樣的感覺:2006年對新加坡時,他的點球主罰命中,從而成為英雄。如今同樣在最后時刻獲得點球,他卻意外失手,從而成為罪人。只是9.15米的距離,英雄與罪人之間,原來只有一線之遙,這就是命運的安排。
于是,賽后球迷在場外齊聲高喊“謝亞龍下課”時,我第一次在心底為他喊冤——— 國足已經把主場優(yōu)勢發(fā)揮到了極致:高原優(yōu)勢震懾了澳大利亞的大牌們,大批主力都因傷休戰(zhàn),阿聯(lián)酋主裁判還在最后時刻給了點球。國足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作為足協(xié)主席,他幾乎已經做到了一切,但一個點球就讓他成為替罪羊。沒辦法,謝亞龍可以搞定場地,可以搞定裁判,但就是搞不定點球,這就是他的命,這就是中國足球的命。
但國足無法抱怨命運不濟,單從對手的情況來說,國足的處境有點像是連勝時的火箭——— 對手總是未戰(zhàn)先損大將,伊拉克傷了尤尼斯,澳大利亞更是折了大半主力,但區(qū)別在于,火箭抓住了機會,于是被寫進了歷史;而國足沒有抓住機會,于是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對陣伊拉克,從落后到追平,國足感覺是賺了一分;對澳大利亞,點球機會沒抓住,國足感覺是丟了兩分。命運總是在跟國足開著玩笑,在這邊為國足開了一扇門,卻在另一邊把國足的勝利之門關上了,總之不能讓國足暢快一次,于是他們總也無法改變“受氣包”的形象。即使備戰(zhàn)足夠充分,即使杜伊和福拉多變陣成功,勝利依然距離國足還差一“點”,你可以稱之為宿命使然,也可以稱之為底蘊不夠。沒有選擇,國足現(xiàn)在只能認命,然后再次尋找突破宿命的機會。
又一次被逼上絕路,中國足球就是這樣,玩得就是心跳,只是不知心跳之后,下一次的感覺是窩囊,還是劫后余生?(崔恒亮)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