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lián)合報》今天刊載社論說,劉兆玄“內閣”首波人事發(fā)表,閉起眼睛也知評價如何。質疑者一定說,“舊瓶舊酒”、“了無新意”、“老人內閣”等等;支持者則會說,“穩(wěn)健比新奇重要”、“酒愈陳愈香”、“老馬識途”、“馬上上路”云云。
然而,如今“內閣”首波名單已經公布,無論是祝福者或詛咒者,一切都要等待“新閣”實際運作后始能就其政績表現(xiàn)再作定論。
社論指出,“新閣”的特質是“穩(wěn)健”,缺陷是不夠“新奇”。新當局的人事布局,也許可從馬英九提名蕭萬長為“副總統(tǒng)”搭檔談起?匆娛捜f長,想到呂秀蓮。蕭近日表現(xiàn)活躍,被稱作“半個總統(tǒng)/半個閣揆”,甚至已有是否僭越的質疑;呂秀蓮則被“備位元首”四字壓在五指山下,作了八年的“深宮怨婦”。再將劉兆玄與扁當局六位“閣揆”比較,唐飛是因扁的“政治操作”所需而出任“閣揆”,接下來的張、游、謝、蘇、張,則亦無一不是以“政治操作”見長。再看;鶗慕,也可與張俊雄及洪奇昌比較。至于“經濟部長”尹啟銘,亦與宗才怡、黃營杉不屬同一類型。除此,扁當局更常有“正首長”為“虛”,“副首長”為“實”的兩手操作。今昔對比,馬當局的首波人事,似以“實/穩(wěn)”為標尺,扁當局則較多“虛/奇”的布局。
蕭萬長比呂秀蓮“穩(wěn)健” ,宗才怡比尹啟銘“新奇”。劉“內閣”名單既無令人眼睛一亮的“新奇”可言,就絕對不可在未來政務表現(xiàn)的“穩(wěn)健”上令人失望。換句話說:劉“內閣”雖不是新面孔,但必須有新思維。
社論說,看“新閣”名單,確實令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劉“內閣”的主干皆曾在李登輝當局任職,或謂其實這些人皆應共同承擔八年前“失去政權”的“共業(yè)”;不過,一般認為,當年國民黨的精英,是被李登輝“黑金毀憲”及錯謬的兩岸政策所誤。如今,穿越八年的滄桑變化,幾乎同樣的一批面孔,經歷失敗下野的錘煉后,能否在新的領導及新的思維中,帶領臺灣新生再起,已是馬當局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
李登輝毀了國民黨一代精英,也使臺灣創(chuàng)巨痛深;如今,馬英九在八年后從廢墟中尋找堪用之材,看看能否重建一代精英的尊榮,進而挽救臺灣于危境險地。世人將可從這一歷史吊詭中共同見證:不一樣的領導與思維,帶領同樣面孔的官員,能否出現(xiàn)治亂成敗截然不同的執(zhí)政表現(xiàn)?
觀察馬英九過去的人事運作,其實也是不拘一格,可謂是“奇正互用”。葉金川、歐晉德、白秀雄等,可謂正著;而金溥聰、龍應臺、鄭村棋等,則是奇招。但是,此次劉“內閣”的結構,卻似有“寧正勿奇”的思維;以“財經小內閣”為核心主體(昨日發(fā)布的兩名政務委員亦皆是財經背景),這是“正”的考慮;然后始在“法務部長”王清峰、“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等員額上設法暈染一些“奇”的色彩,但這也成為昨日名單中較滋議論的部分!靶麻w”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形格勢禁所以“求穩(wěn)健”,籌碼不足所以“無新奇”。
常聞“國民黨人才濟濟”,但如今“新閣”組建過程所呈現(xiàn)的卻是“青黃不接”。昨日發(fā)布的首波名單中,“財政部長”、“國防部長”、“陸委會主委”等皆尚虛懸,尤其眾所矚目的“教育部長”亦未出爐。百政待舉,良才難覓;聞鼙鼓而思良將,這或許正是馬蕭劉當局現(xiàn)今的感慨吧。
社論表示,馬當局面對的是一個要將臺灣起死回生的艱巨工程,無人預知昨日發(fā)布的團隊能否膺此重任。過去十余年,自李登輝末期至陳水扁八年,整個執(zhí)政當局幾乎淪為政爭工具及選舉機器,非但“國政”失敗,也斷送了兩黨整代的政治菁英;現(xiàn)在,我們不想對“內閣”名單的個別人選品頭論足,但對“新閣”標榜的“廉能、專業(yè),新團隊;永續(xù)、均富,新臺灣”寄以期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