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國語”改稱“華語” 臺報指當局慢火煮青蛙

2008年02月13日 1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中新網(wǎng)2月13日電 臺當局“教育部”通過九年一貫語文領域“微調(diào)”內(nèi)容,“中文”改為“漢字”、“國語文”則變?yōu)椤叭A語文”。臺灣《聯(lián)合晚報》今日刊文質(zhì)疑,“國語”改名“華語”,真的只是“微調(diào)”嗎?還是會產(chǎn)生慢火細燉的“煮青蛙效應”,要讓下一代對中國文化認同不知不覺的消逝?

  文章說,只把“國”字改成“華”字,這個改變看似微小,但是“一字千金”、“見微知著”,背后所承載的意義與影響,舉足輕重,難道“國語文課綱審議委員”眾多專家們,不了解文字所蘊含的奧妙?

  文章指出,從文字約定俗成的用法,“國語”是針對本國人來說的,“華語”則是針對外國人說的,語文的稱謂主客有別。舉例來說,杜正勝(臺當局“教育部長”)會說“我要回家”,但應該不會說“我要回杜公館”,因為“家”是自己說的,“公館”是外人說的。杜“部長”稱自己的父親叫“爸爸”,但不會喊成“杜先生”,兩個不同的稱謂,指的都是同一個對象,稱謂不同是因為內(nèi)外有別,并不會造成混淆。

  當臺灣人不再說,“我會說標準的國語”,改口自夸“我會說流利的華語”,豈不隱隱然以外國人自居了?

  文章寫道,文字是文化的載具,深遠的來說,會影響文化的認同。韓國人把中國文化當成是寶,臺灣卻自稱“本國人”說的語言是“華語”不是“國語”,寫的是“漢字”不是“中國文字”,意識形態(tài)上要跟中國文化作切割。而且從“國民教育”的根本來“微調(diào)”,就像“青蛙煮水”一般,久而久之,下一代的“國民”將不知“國語”為何物?

  課綱、能力指標的用語調(diào)整了,教科書也將跟著調(diào)整,考試的內(nèi)容和方向也要調(diào)整,在考試引導教學的臺灣,這個“微調(diào)”,恐將產(chǎn)生巨大的連鎖效應。

編輯:張明】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wǎng)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每日關(guān)注>>更多
【關(guān)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