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1日電 綜合消息,在今年第6號臺風“萊羅克”(“獅子山”)、第7號臺風“康伯斯”(“圓規(guī)”)、第8號臺風“南修”(“南川”)三臺夾擊之下,臺灣中南部31日凌晨迎來暴風雨,傳出零星災情,臺中已有一人喪生。隨著臺風 “萊羅克”、“南修”朝臺灣海峽南部逼近,臺灣氣象部門已于昨日晚間至今日凌晨連續(xù)發(fā)布海上、陸上臺風警報,目前臺灣已有六縣市分別作出停止上班上課的應對措施。
氣象部門連續(xù)發(fā)布臺風警報
綜合臺灣“中央社”、“中廣新聞”、臺灣聯(lián)合報、臺灣蘋果日報報道,臺灣氣象局31日晚上發(fā)布臺風“萊羅克”海上臺風警報;1日清晨2時30分,再發(fā)布陸上警報,臺灣西南部陸地及澎湖進入警戒范圍,預計帶來強風豪雨。
據(jù)悉,陸上警戒范圍包括嘉義、臺南、高雄、屏東、恒春半島及澎湖,海上警戒區(qū)域包括東沙島海面、巴士海峽及臺灣海峽南部。
目前,移動速度緩慢的臺風臺風“萊羅克”1日中午12時中心位置在澎湖南方約90公里海面上,正以每小時13公里速度移動。預計今明兩天將是“萊羅克”最靠近臺灣的時候,其暴風邊緣今晚可能在臺灣西南沿海附近,“萊羅克”未來的路徑是倒C字形,可能轉(zhuǎn)朝西北走。
臺灣氣象局發(fā)布“萊羅克”海上臺風警報的同時,也解除臺風“南修”海上及陸上臺風警報,因“南修”臺風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不過臺灣北部、東北部海面和臺灣海峽北部還是會受其影響。
此外,預估中度臺風“康伯斯”將朝西北方向移動,再轉(zhuǎn)往朝鮮半島而去,但應該不會影響臺灣。
臺灣氣象局特別提醒,臺灣南部山區(qū)及東南部可能有大暴雨,其他地區(qū)可有大雨或暴雨;西南部沿海、鵝鑾鼻、小琉球及澎湖附近海面已出現(xiàn)長浪,請民眾避免到海邊活動。另外,1日上午起,臺灣西南部、東南部沿?諘绲貐^(qū)及澎湖將有較強陣風。
暴風圈恐橫掃臺灣南部 已有一人喪生
臺灣氣象部門預計,臺風形成的暴風圈未來可能將橫掃過臺灣東南部及中南部陸地。31日凌晨,臺灣中南部地區(qū)迎來暴風雨,傳出零星災情,臺中已有一人喪生。
臺中市大坑山區(qū)傳出69歲老翁劉萬壽31日在野溪溺斃意外。平時有變賣廢鐵習慣的劉翁前天出門即未返家,家屬當天在廣盛橋旁發(fā)現(xiàn)他躺在沙洲,已經(jīng)溺斃多時。
今明兩天將是臺風“萊羅克”最接近臺灣陸地的時候,預計1日全臺仍有豪雨發(fā)生機會。
臺灣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陳怡良表示,如果臺風“康伯斯”移動方向略偏向臺灣陸地,有可能將“萊羅克”臺風及整個低壓帶帶往東北方,會造成“萊羅克”更逼近臺灣陸地才轉(zhuǎn)向,暴風圈就可能掃過東南部及中南部陸地。
陳怡良說,臺風“南修”未來會朝大陸方向前進,強度持續(xù)減弱,部分云系會并入“萊羅克”臺風。
臺灣氣象局副局長葉天降提醒,苗栗以北縣市要注意強降雨,桃園復興、新竹五峰及尖石3鄉(xiāng)鎮(zhèn)要注意土石流。
目前,島內(nèi)已有有10縣市設立1級或2級災害應變中心,臺軍也在可能發(fā)生災變的地區(qū)提前預置3200名搶救兵力及2.7萬名預備兵力,隨時準備應對突發(fā)災害。
“兩馬”航線、廈金航線停航
臺風“萊羅克”、“康伯斯”及“南修”前晚起包圍臺灣,罕見的“三臺夾擊”引起島內(nèi)官方重視。
交通方面,昨日島內(nèi)已有21航班取消,今日除馬公、金門等離島航班有40架次停飛,其余正常。
此外,因應臺風來襲,兩岸海上客運直航航線——“兩馬”航線31日起全面停航。31日上午9時15分開出的最后一班“兩馬”直航客輪“金龍”號,僅載27名旅客駛往馬祖。此后,該航線全面停運。至于具體恢復通航的時間,該航線尚沒有準確的時間表,將視天氣情況確定通航時間。
廈金航線1日全線停航。廈門邊檢部門透露,8月31日下午,廈金航線國際郵輪中心碼頭16時30分以后的航班取消,五通碼頭除18時15分入境航班外,16時30分以后的航班也都取消;所有臺籍直航客輪均前往高崎避風塢避風。
另外,兩岸直航船舶中,“集美”號郵輪取消了入境航班,“中遠之星”號客貨滾裝輪也取消了9月2日的入境航班。
臺灣南部六縣市停班停課
臺風“萊羅克”臺風暴風圈1日中午已進入澎湖、臺灣南部陸地,隨著風雨增強,臺灣南部已有六縣市分別作出停止辦公、停止上課的措施。
高雄巿、高雄縣、屏東縣及澎湖縣1日下午停班停課,臺南巿及臺南縣則是晚上停班停課;臺東縣五鄉(xiāng)1日下午也停班停課。
臺灣氣象局表示,最快1日晚可解除“萊羅克”臺灣本島陸上臺風警報。
此外,因應臺風來襲,高雄港務局1日凌晨2時30分起成立防臺應變中心嚴加戒備,上午8時10分起并管制船舶進出港。另外,受臺風影響,行駛高雄至澎湖間的臺華輪1日也停駛。
參與互動(0) | 【編輯:朱鵬英】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