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2011年),大陸學生就能赴臺灣讀大學了。近日,臺灣立法機構(gòu)通過三部相關法律修正案,有限制地開放大陸學生赴臺灣大專院校就讀及部分承認大陸學歷,臺教育部門規(guī)劃,每年開放約2000名大陸學生赴臺就讀。
不過大陸學生赴臺仍有種種限制,比如臺灣公立學校初步只能收碩士生、博士生,私立學校則不設限,可同時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大陸學生在臺就讀期間不能打工,不能在校內(nèi)外從事專職或兼職工作, 不編列獎助學金等。臺灣預定下月公告“大陸學生來臺就學及停留辦法”,12月前各學校提報招生計劃。
同時,不包括醫(yī)事學歷在內(nèi)的大陸41所大學的學歷將在臺灣獲承認,這41所院校中,浙江只有浙江大學一所。
此前,大陸學生赴臺只能進行短期交流。去年底,臺灣教育部門把大陸學生在臺居留期限從原6個月延長至一年。目前臺灣147所大學中,已有115校與大陸302所高校簽有“姐妹校約”。
這股游學臺灣的風潮,今年在浙江也開始興起,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財經(jīng)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寧波大學、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等多所高校已與臺灣學校簽約。
昨天,記者聯(lián)系了9月將赴臺交流學習的大三生趙丹、去年結(jié)束臺大學習的復旦大學杭州籍學生王喆辰,介紹自己申請過程及就讀感受。
一學期2萬,赴臺學習不便宜
趙丹(浙江理工大交換生,今年9月去臺灣世新大學游學一學期)
今年9月,浙江理工大學有10名學生成為首批赴臺交換生,交流學習一個學期,我就是其中之一,出發(fā)日定在9月12日。
早在4月初,我在校網(wǎng)上看到了一則“學生申請赴臺灣世新大學交流學習”的通知。我算了一下,到秋季入學,我剛好讀大四,該修的學分已修滿,如果有機會去臺灣讀書,開闊一下眼界,挺好的。我是學新聞傳播的,而臺灣世新大學最出名的據(jù)說就是新聞方面,以前全稱就叫世界新聞大學。和父母一說,他們也很支持。
我趕緊去學校的國際交流合作處報名,審核大致通過后需要填寫一系列的相關申請表,以及中文自傳一份,還交了體檢表、成績單、在讀證明等等。
經(jīng)過世新大學的審核,我在5月13日收到了錄取通知。
此次去臺灣交流一個學期,時間是從今年9月到明年1月,我算了一下,5個月學費1.2萬元,住宿費6000元,加上其他費用大約要花2萬元左右,不便宜。
在辦理了保留黨籍的申請后,我又為一大堆的表格忙碌起來,辦好后,就預訂機票,等待9月的啟程。
自從朋友知道我要去臺灣交流后,我立刻成了十足的代購商,托我買化妝品的,買書買碟的,買零食特產(chǎn)的,還有明星簽名的……讓我深感責任重大。
這個暑假,我在網(wǎng)上買了《臺灣旅游完全指南》和《我們臺灣這些年》兩本書,開始策劃我的臺灣游學記。我想,這難得的半年不僅是去見世面、學知識,也希望盡可能多地告訴臺灣同胞,現(xiàn)在的大陸是一個什么樣子。套用網(wǎng)上一句流行的話:我去對岸告訴他們,咱媽叫你回家吃飯呢!
臺大:不同流派的奇妙平衡
王喆辰(復旦大學交換生,2009年去臺灣大學游學一學期)
2009年,我作為復旦大學的交換學生,來到臺灣大學交流學習近5個月時間。臺灣大學(NTU)建立于1928年, 1949年傅斯年出任臺大校長,提出了“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校訓,樹立了今日臺大之風格。
漫步在臺大校園,放眼望去,一派南洋風情。從正門入校,椰林大道兩旁,兩排椰子樹拔地而起,這些最早在日據(jù)時代引進的大王椰子,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臺灣大學的象征,校園里的建筑,風格迥異,來自中國、日本和歐洲的不同流派,糅雜在一起,卻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平衡。在我眼里,臺大諸多建筑中,最醒目的,當屬總圖書館,它巍巍佇立在椰林大道的盡頭,亦位于校園的最中心。一位朋友曾經(jīng)對我說,要想了解一所大學,第一該去的地方是圖書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圖書館是衡量一所學校的辦學水準和文化底蘊的最佳去處。臺大圖書館沒有令我失望?倛D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的龐大空間,裝滿了書,豪華自習室擁有幾百個座位,且24小時開放。聽說,總圖建成到現(xiàn)在,僅僅10年,書就已經(jīng)裝不下了,學校正在考慮擇址另建新的圖書館。
到臺大兩個星期左右,我對這里的一切漸漸習慣。在臺大,乃至臺北,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人們的遵守秩序、環(huán)保意識,以及文明禮貌。而臺大為交換學生安排的每一個志愿者都很熱情,當我們還沒到臺灣時,就已經(jīng)通過E-mail,認真盡責地解答我們在學習生活上所遇到的問題;在元宵之夜,特地為剛剛抵達學校的我們買來了熱騰騰的元宵送進宿舍。(記者 王慧華)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