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在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鎮(zhèn)會見近百名中外記者。其間,總理提到“如果說前一階段任務重大、緊迫,那么這段就是繁重、艱巨,而且時間會很長,許多矛盾、問題會暴露。時間久了,群眾的情緒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作為記者的要給予理解、同情,同時給政府時間。”
抗震救災進入新階段,不只是從“救人”到“重建”的任務變化,而是一個更復雜的轉型問題,社會心理、公眾情緒、媒介議題都將發(fā)生很大變化。我想,這個階段除了對政府的考驗,還有另一重考驗,就是對中國初步顯示的公民社會以及抗震中萌生出的公民精神的考驗。
抗震救災的第一階段,救人成了第一等大事,其他事情都可以忽略。在生命的拯救與被救過程中,一面是災難的殘忍與暴虐,一面卻是災難催生出的美好與溫暖的世界。也正是在這危情時刻,把我們這個社會的公民精神激發(fā)出來。普通民眾和民間組織這次對救災的積極參與,真正實踐了公民的責任精神。許多平日里富裕悠閑的中產階層,改變了原來的生活模式,作為志愿者第一時間趕到災區(qū)抗震救災。曾被貼上叛逆、自我和冷漠標簽的80后、90后,在災難襲來的時候也以關切的姿態(tài)成為抗震中的重要角色。
外國分析家說;“這可能是歷史性時刻,初步顯示這個帝王統(tǒng)治數千年的國家出現了廣泛的公民社會!钡蚁胝f,初步顯示的公民精神還需要考驗。而且,這個考驗時刻不用等很久就會到來———從“救人”轉到“重建”的階段,初步形成的公民社會馬上面臨考驗。
抗震救災從“救人”轉入“重建”,人們逐漸不再被生命的呼喚所焦灼。情感逐漸消退,理性逐漸上升。人們開始反思,媒介也開始關注其他議題。一些不美好的事情出現了———比如,四川某所中學的一位教師在地震發(fā)生后率先跑出教室,事后還聲稱“在生死瞬間,哪怕是我母親我也不會管”;比如,在人們在踴躍捐助的時候,居然傳來奸商高價倒賣帳篷的新聞。
從被美好的真情溫暖,到面對這些不美好的事情,人們難免會有一個心理落差。但對公民社會而言,這是一個考驗,更是一個機遇。一個公民社會,在理性和反思中得到考驗并不是一件壞事。畢竟在理性支配下的公民社會,比在情感支配下的公民社會更長久、穩(wěn)固。
成熟而理性的公民要敢于面對不完美的社會。如何看待地震中不美好的事情?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示著是否有成熟而理性的公民———行政的一些弊病,現實的某些丑惡,社會的各種難題,不會因為一場地震而徹底改變。我們既不能把政府的能力“神化”,更不能沉浸在人性的烏托邦里。
正確認識地震中各種不美好的社會現象,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情感的判斷,公民就不會憤世嫉俗,不會以發(fā)泄牢騷為快,不會一面對問題就灰心喪氣,不關心世事。“多一些理解、同情,同時給政府時間”,是總理對中外記者的期待,也應當是成熟而理性公民的期待。
當然,成熟而理性的公民對社會、政府寬容和理解,并不意味著失去批判和質疑精神———對可能發(fā)生的腐敗,我們要睜大眼睛監(jiān)督,對社會的丑惡,我們要無情鞭撻,對公眾之事,我們要積極建言。
一個公民社會正在成長,也隨時準備接受考驗。作為成熟而理性的公民,要敢于直面各種問題乃至不美好的事情,畢竟我們不能只做“溫室里的公民”。寬容、同情、理解而又不失批判和質疑才是真正的公民,一個由這樣公民組成的社會,才是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橫水)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