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奧運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育|健 康
汽 車|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 圖 片| 社 區(qū)|圖 片 網|華文教育|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新聞浮世繪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新式“包辦婚姻”紅火之中有隱憂
2007年08月20日 15:46 來源:上海青年報

  “七夕”前夕,在國際雕塑公園舉行的“北京相親大會”現(xiàn)場,2000多名參與者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家長。記者發(fā)現(xiàn),父母代替兒女相親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新式“包辦婚姻”正在各個相親場所上演。 (8月19日《北京晨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是年輕人反抗的封建糟粕和鐵板釘釘?shù)摹斑^街老鼠”。在不少有情人難成眷屬、同床異夢的人生悲劇里,“包辦婚姻”往往是人們大肆撻伐的“罪魁禍首”,而自由戀愛則受到熱捧。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近年來,隨著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早被摒棄的“包辦婚姻”卻改頭換面、東山再起,并成了相親會上“亮麗的風景線”:在上海,“家長聊天會”現(xiàn)場的火爆程度絲毫不亞于人才招聘會;在南京,連續(xù)數(shù)次舉辦的“萬人相親大會”都是人山人海,但到場的大多是家長;在重慶和安徽蕪湖,還別出心裁地推出了“父母相親節(jié)”、“父母相親會”,將之打造成了一個“朝陽產業(yè)”……

  孩子相親,父母們卻唱主角,此情此景雖然與過去的包辦婚姻有所不同,但那種以父母意愿和好惡為標準的“擇偶觀”卻讓人不敢恭維。對父母來說,年齡、身高、家庭出身、工作單位、經濟收入都是硬指標,但年輕人更注重感覺;父母親認為感情是可以培養(yǎng)的,年輕人卻并不愿意“先結婚后戀愛”;父輩把婚姻看得很神圣,但對兒女來說,婚姻并不是唯一重要的東西,他們有更廣闊的生活空間來選擇生活方式……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一些參與相親的父母還借用商業(yè)上的通用做法,為征婚的子女制作了“廣告牌”,上面寫著子女的年齡、學歷、職業(yè)等個人情況,大有兜售的意味,一些媒體在評論這種現(xiàn)象時毫不客氣地使用了“推銷”一詞。把神圣的愛情和婚姻打上“推銷”的烙印,無疑淹沒了“神圣”的光輝,因而讓許多青年男女和“旁觀者”難以接受。有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50.5%的青年不支持這種做法;55.8%的青年認為沒必要舉辦“父母相親會”。

  不可否認,家長的參與,可以為將來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打下基礎,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在婚戀道路上走彎路。然而,父母的參與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切忌大包大攬全權“代辦”。那種以貌取人、以學歷取人、以收入取人、沒有愛情基礎的“速配”姻緣從來就是成功者少,失敗者多,一旦因性格、愛好和生活情趣等出現(xiàn)“不和諧”,孩子們勢必會把責任推給父母,責怪父母,讓父母喝下這杯“好心沒好報”的苦酒。與其這樣,不如把選擇愛情與幸福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高福生)


 
編輯:張磊】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