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抱抱團”的多次行動遭到質(zhì)疑,這讓他們不得不深思自己的行為和市民心目中對愛的表達方式的差距。昨天,擁抱住院老人的愛心活動獲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使得他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抱抱團現(xiàn)場】
給百歲老人過生日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昨天下午2點多,北京抱抱團發(fā)起人之一“跟我回火星”(網(wǎng)名)與另外6名成員,來到了北京松堂關懷醫(yī)院,看望這里的老人。巧合的是,作為志愿者的30多名北京八中的學生也在這里與老人們聯(lián)歡,于是抱抱團成員們也參加到聯(lián)歡中來。
雖然已經(jīng)立冬,可昨天的陽光照在身上仍是暖洋洋的。醫(yī)院因此特意將活動安排在了室外,20多位老人坐在輪椅上,邊曬太陽邊欣賞孩子們表演節(jié)目。其中一位叫金佩賢的老太太成了整個活動的主角,昨天正好是她101歲的生日。成員們紛紛上前與金老人擁抱,金老人也摟著眼前一個個前來擁抱的人,還使勁拍拍他們的后背,高興得合不攏嘴。
與90歲的“舞王”共舞
被醫(yī)院稱為“舞王”的90歲老人王文馨與抱抱團一女成員跳起了慢三。音樂響起,王老人雖然有點駝背,可步調(diào)卻非常標準。那位女成員則小心翼翼地摟著她,兩人就在一片掌聲中跳起了優(yōu)雅的慢三,引得周圍人會心地笑了。
“您跳得真好!”曲目結(jié)束,旁邊的人都夸獎王老人,她則笑著說:“應該右轉(zhuǎn),她老不順著我走——”王老人的話更是引得大家開心地笑了起來。一直到5點半,抱抱團的成員們才離開。
正方觀點
擁抱,社會需要拒絕冷漠
一個快樂的擁抱,不需要言語的表達,我們彼此就都能夠體會到其中的深意和那份溫暖。社會其實也很需要關懷,來自陌生人的關懷,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懷。
呼喚人與人的關愛
組織者之一的“火星”說,剛開始他號召大家舉行這個活動,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呼喚起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所以成立了北京第一家抱抱團,“我覺得光在大街上抱抱可能也沒有什么內(nèi)容,還需要實際行動,為那些需要關心的人提供幫助。”以后他們還會去福利院、兒童村等等,作為志愿者去幫忙。他希望通過本報呼吁大家,多給周圍人一點關愛,少一點冷漠,多一點微笑,這就是他們的活動目的,同時他也希望大家不要用“抱抱團”來炒作。
【專家觀點】
只要能改變冷漠就可以試
對于抱抱團的初衷和立意,人大教授、法律社會學所所長周孝正就此接受記者采訪時給予了肯定。他認為要以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讓他們?nèi)ピ囈辉,允許他們試驗。如果抱抱團能推動全社會樹立起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抱抱團就為這個社會做了貢獻。
周孝正坦承自己“沒有擁抱家人與朋友的習慣”,“孩子上學回家了,家人出差回來了,都可以抱抱。但中國的成年人之間的確沒有擁抱的習慣,所以我也沒有。”
周孝正認為“中國人不會表達感情”的說法并不很準確,都說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古人就有見面抱拳、打拱作揖的習慣。不過,自古以來的人情冷漠也是客觀存在的!岸ПF希望化解這種群體性冷漠,或者說是冷酷,這是好事!任何團體或個人任何改變這種冷漠、冷酷心態(tài)的努力,我們都要給予寬容的態(tài)度,讓他們?nèi)プ鲆恍﹪L試!
反方觀點
“抱抱”,一廂情愿的作秀!
“來吧抱抱”,只是作秀,雖然想法是好的,但效果是差的,是組織者的幼稚與一廂情愿,把擁抱的功用擴大化了。
中外傳統(tǒng)有差別
在外企工作的黃小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她工作中能接觸到很多外國人,但是她認為中國人做事還應該遵循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抱抱團在國外可能比較流行和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在中國,她堅決抵制這種活動,因為這樣是“違反傳統(tǒng)的”。從另一角度講,她認為光在大街上與陌生人抱抱起不到喚起大家互相關愛的作用,要讓社會充滿關愛,就需要各方面都加強教育、宣傳,而不是幾個人或一個團體的活動。
害怕被壞人利用
還有一位姓朱的小姐則認為,這容易被壞人利用,如果被不懷好意的人趁機占便宜可就壞了。她認為,在大街上擁抱,不如從平時不亂丟垃圾、上車主動排隊、主動讓座等等,這些實際的小事上做起,更有意義。
【警察表示】
組織活動要先申報
10月28日下午1時多,“火星”跟其它抱抱團成員在王府井步行街舉著“擁抱陌生人拒絕冷漠”牌子時,記者恰巧經(jīng)過,在簡單的采訪了幾分鐘后,警察趕到現(xiàn)場將他們帶走。
聽了“火星”跟成員的解釋后,警察也表示理解,但同時告訴他們,舉辦這樣的活動之前應該向相關部門申報。而“火星”則表示,自己當初的想法是有點簡單,警察教育得對,以后的活動他們會組織得更周密。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2006年11月12日,記者:革繼勝、郭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