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12日電 中國著名文化學(xué)者余秋雨,近日在《環(huán)球時報》撰文說,在最廣泛的層面上,中國的文化對外交流必須選擇真正具有國際說服力的感性形象,“我相信,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國家話語、行政活動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橋梁式人物為中心來開展的。這種橋梁式人物,可能是藝術(shù)家、運動員、學(xué)者、慈善家、宗教家,但大多不會是官員。”
余秋雨說,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是普通人對某種文化的自然喜愛和尋常好感,既不是國家話語,也不是概念話語。形象大于思維,感性大于概念,行為大于口號。最近幾年不少官員和文人越來越喜歡用一大堆朗朗上口的成語、古話、形容詞、排比句來描述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其中不少概念翻譯成外語后,很難讓別人搞明白其中明確的內(nèi)涵和外延,變成一種捉摸不透的“語言流”和“概念團”,成了文化交流的又一個障礙。
他舉例說,德國詩人歌德對中國人情感方式的驚喜發(fā)現(xiàn),是通過中國古代一部三流小說《風(fēng)月好逑傳》,而不是通過他早年就讀過的《論語》和其他中國經(jīng)典。“其實,我們對德國文化的感受,也不是通過什么官方話語,而是通過歌德、貝多芬、巴赫!
余秋雨認為,在當(dāng)代傳媒間,連篇累牘的概念式話語,常常比不過一張照片的反作用,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此外,概念式話語由概念式人物說出來,更難感動普通人。政府官員、發(fā)言人固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物,但他們的職務(wù)帶有一定的概念性,人們更容易想到他們的職務(wù)所包含的背景,因此比不上街頭的隨意采訪更有說服力。
他說,一個泰戈爾,就讓印度文化納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個海明威,讓歐洲文化接受了美國文化。在中國古代,玄奘、鑒真、朱舜水、利瑪竇、湯若望、徐光啟,都是這樣的文化橋梁人物。在中國近代,胡適、趙元任、林語堂有可能成為這樣的人物,可惜兵荒馬亂間都不得不中斷了文化紐帶的作用。現(xiàn)在中國的姚明、郎朗和幾位具有國際號召力的電影演員,倒是實實在在起到了積極的文化紐帶作用。
這位文化學(xué)者認為,開展文化交流的橋梁式人物,可能是藝術(shù)家、運動員、學(xué)者、慈善家、宗教家,但大多不會是官員!皩Υ耍覀円诖,要發(fā)現(xiàn),要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