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午夜dj视频大全观看在线,奇米第4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能源頻道
    直面城市垃圾危機 學習垃圾處理的境外版本
2010年04月15日 15:17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各國垃圾處理和回收利用的主體和運作方式不同。

  德國的DSD是負責包裝廢棄物回收的非營利性中介組織,1993年與各州的環(huán)境部長簽署協(xié)議,并接受環(huán)境部長的監(jiān)督。DSD在要回收的包裝廢物上打上“綠點”標記,交給包裝廢物利用企業(yè)進行處理或循環(huán)利用。DSD機構的宗旨是避免和減少包裝廢棄物,并體現(xiàn)在綠點標志的注冊收費上。DSD的營利部分作為次年的返還或收費抵免。參股企業(yè)并不獲得任何利潤。

  法國的Eco-Emballages是一個私營企業(yè),其資本構成為:包裝物品使用商占70%、銷售商占10%、生產商占20%。該公司通過向股東授權使用“綠點”籌集資金,用于支持包裝廢棄物的收集和分類利用,體現(xiàn)了“使用者付費”原則。該公司原來重視包裝物焚燒回收熱量,與市政當局包裝廢物分類收集的目標矛盾,1998年后修訂了公司宗旨和資助對象,盡管仍以焚燒熱利用為主要支持對象,但也將城市垃圾(不僅僅是包裝廢物)回收和堆肥納入了資助范疇。

  巴西則將分散的拾荒者組織起來成立“拾荒者合作社”。政府要求居民把垃圾分成干的和濕的兩類。傾倒?jié)窭凑罩亓拷毁M,干垃圾免費;濕垃圾由政府部門負責堆肥或填埋處理,干垃圾由“合作社”分類收集。政府在稅收、貸款、場地等方面給予扶持而不是提供高額補貼,并提供培訓服務、壓縮打包機和分揀工具等專業(yè)設備。政府負責監(jiān)管,但監(jiān)管成本顯著降低了。

  垃圾處理方法因地而異。堆肥、填埋和焚燒仍是境外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歐洲環(huán)境局及其“資源和廢棄物管理”專題研究中心開展了一項關于“歐盟25國城市垃圾處置政策和發(fā)展前景”的調查。結果顯示,2004年填埋約占城市垃圾總量的45%,焚燒占18%。2007年歐盟42%的城市垃圾采用填埋方式,20%的城市進行了垃圾的循環(huán)利用,17%的城市垃圾進行了堆肥處理。

  日本的垃圾處理走完了從填埋到焚燒的全過程。20世紀70年代中期,焚燒和填埋處理各約占50%,到20世紀末期以焚燒為主。日本垃圾處理方式與城市人口、面積及城市所在地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在土地資源緊張,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垃圾以焚燒為主。日本垃圾焚燒廠的選址原則,一是遠離居民區(qū)在按煙囪高度算出煙塵飄落最大距離的兩倍之外,一是運輸成本。

  澳門的垃圾處理早期主要是堆填。20世紀80年代中期,澳門聘請專業(yè)公司對垃圾處理方式進行了全面的技術經濟分析研究,確立了以焚燒為主、堆填為輔的技術路線圖。1992年焚化廠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焚燒尾氣中的污染物均符合歐盟的最新排放標準;剩余灰渣經固化運往專門的場區(qū)填埋,既實現(xiàn)了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也節(jié)約了大量土地。

  無論如何,沒有資金解決不了城市垃圾處理和回收利用問題。換句話說,收費是垃圾處理的必要條件。境外的垃圾收費方式主要包括:①按量收費──按垃圾容器容量收費或按垃圾重量收費;②定額收費──按戶或按人頭收取一定的垃圾處置費;③超量收費──定量以下免費或收很少的費,超量以后按量收費或收較多的費。收費的多少各國不同,如英國在地方政府付給垃圾處理企業(yè)35英鎊/噸的垃圾處理費中,包含了中央政府收取的15英鎊/噸垃圾填埋稅。

  國外的垃圾處理以法律為依據(jù),而法律又是不斷修訂完善的。

  德國、日本在垃圾處理的立法上脈絡清晰,廢物管理從垃圾清掃起步,逐步延伸到包裝廢棄物、餐飲廢棄物、報廢汽車、建筑廢棄物等的回收利用。從20世紀50年代起,德國開始了利用垃圾和污泥制造有機肥的探索。1972年頒布《廢棄物處理法》,要求關閉管理不善的垃圾場,由垃圾中心處理站進行焚燒和填埋活動,確定了垃圾無害化處置和允許私營企業(yè)進入垃圾處理行業(yè)等原則,并由所在縣和市政當局負責。日本1970年頒布《廢棄物處理與清掃法》,其后12次修訂,還增加了《容器包裝物分類收集和再商品化法》(后又5次修訂)、《特定家庭用機器再商品化法》(1998年頒布,1999年和2000年修訂)、《促進食品可循環(huán)資源再生利用法》(2000年頒布)、《關于建筑工程材料再資源化法》等,構成了日本循環(huán)型社會建設的法律體系。從一定意義上說,國外的循環(huán)經濟主要是廢物回收利用。

  境外垃圾處理的方法、理念和運作,給我們的啟示是:一是城市垃圾處理從填埋做起,填埋場所由近而遠。二是受土地制約的城市最終必定要焚燒,目的是減少垃圾填埋占地,但要盡可能減少對居民的不利影響(有些垃圾焚燒設施建在政府機構附近,表明二惡英對人的影響是可以控制的),又要避免長途運輸增加成本。因此,因地制宜是城市垃圾處理選址的一個原則。三是垃圾中有用物質的增多為分類提出了要求。分類的目的首先是減少垃圾焚燒量,境外垃圾處理的費用本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既可以從收費中平衡,也可以從其他稅收中支付,以不過度增加居民負擔為限度。四是垃圾處理必須依法,而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就是管理者與居民對話互動的過程;蛘哒f,只有公眾充分參與,廣泛征求相關群體的意見,才能做到“求大同存小異”。此外,一個城市或社區(qū)的垃圾處理方案,必須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制定規(guī)劃,規(guī)劃出臺后使利益相關方充分了解。上述做法和經驗,需要結合當?shù)貙嶋H加以借鑒。(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社會發(fā)展部研究員周宏春)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