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訊稿|圖 片|圖 片 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民告官”案大幅增長 背后有復雜利益沖突

2006年04月29日 09:23

  中新網4月29日電 《瞭望》周刊刊載文章稱,中國基層法院正在面臨“民告官”案件大幅增長的訴訟壓力,行政案件呈持續(xù)上升態(tài)勢。有的省市基層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就比上年翻了一番,有的基層法院甚至增長了200%。而自從1989年中國頒布行政訴訟法至今,中國各級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審行政案件已經超過一百多萬件。

  文章說,在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民告官”案件的大幅上升,一方面表明群眾的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制觀念持續(xù)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權力的不適當使用,使得在社會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情況下,不同群體的利益沖突有的因基層政府不當行政而演變?yōu)椤肮倜衩堋薄?/p>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專家指出,行政權力是最動態(tài)的、容易被濫用的一項國家權力。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實質是制約和規(guī)范行政權力。在當前中國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特定歷史時期,大量復雜的社會矛盾不斷出現,必須制約和規(guī)范行政權力,促進政府依法行政,避免政府因濫用權力陷入“引火燒身”的窘境,并進一步發(fā)揮行政審判在保護公民權益、協(xié)調官民關系、化解官民矛盾上的特殊作用。

  文章說,因農村土地征收、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社會保障和企業(yè)改制等問題引發(fā)的“群體性行政訴訟”近年成倍增加,甚至占到一些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20%以上,這已成為當前“民告官”案件的新趨勢。由于共同的利益,退休職工、下崗職工、失地農民、拆遷戶等人群聚集為一個個團體,通過法律手段“集體維權”。原告人數往往成百上千,以10多個村社的農民或整個工廠職工為原告的案件也屢見不鮮。這類案件涉及人數眾多,事關群眾切身利益,處理難度極大,一旦處置不當極易造成巨大社會影響。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秋云說,當前社會矛盾的焦點越來越帶有鮮明具體的經濟目的和利益指向,屬于同一階層的社會群體以共同利益為紐帶,共同行動,呈現出“抱團”的特征和組織化傾向。群體性訴訟幾乎都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利益?zhèn)體自發(fā)組織起來,通過集體行動,使自身利益能得到法律的確認和保障。

  2003年,陜北油區(qū)當地政府完成對油井三權(產權、經營管理權、收益權)的回收工作,涉及1000多家民營企業(yè)。一批“油老板”對此強烈不滿,在不斷上訪的同時,組成了律師團,并于2005年5月提請行政訴訟,狀告陜西省、市、縣三級政府。最終,法院沒有受理此案。法學界人士指出,陜北油田糾紛實質是利益沖突,由利益沖突而導致官民雙方的對立,化解矛盾的難度很大,這是當前“民告官”案件的一個普遍特點。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張俊文認為,行政訴訟折射的是改革中的各種利益矛盾,比如城市拆遷、農村土地征用、社會保障等領域占行政案件總數的30%~40%,說明這些領域給老百姓的合法權益造成較大的影響,才會引發(fā)大量的行政訴訟。

  他說,現在老百姓的法制意識和權利意識都很強,只要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情,往往會寸步不讓;在走司法途徑之前,行政糾紛大多都經過各級政府部門的層層協(xié)調和處理,群眾也經過了多次的上訪,往往是到官民矛盾已不可調和的情況下才提起行政訴訟。而此時,官民之間的對立情緒已經形成。

  文章分析稱,利益沖突的背景導致了行政案件判決后上訴率較高,特別是百姓一旦敗訴,往往群情激昂,認為判決不公,要將官司打到底。據統(tǒng)計,“民告官”上訴案件占結案總數的30%左右,案件審判效率低,一般都要經過兩個月以上的訴訟后才能裁判。有的案件拖上兩三年也難以結案。(黃豁 張先國 段博)

更多瞭望周刊新聞
 
編輯:邱觀史】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