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聞中心|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科 教|時 尚|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商城|供稿|產經資訊|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效法布萊爾、小泉? 馬英九試圖走出“第三條路”

2005年08月21日 11:35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國民黨進入馬英九時代,觀諸馬英九以席卷之勢取得黨權的過程,和英國首相布萊爾、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極其類似。而到目前為止,馬英九也嘗試提出新的“第三條路”,試圖走出藍綠對抗的舊框架,似乎頗有機會創(chuàng)造屬于臺灣的獨特經驗。

  一九九七年,英國工黨黨魁布萊爾藉由“第三條路”的新論述,包裝出一個“新工黨”,一舉擊敗已經執(zhí)政十八年的保守黨。布萊爾雖面臨舊工黨勢力、派系力量的抗拒,但他成功把握了一個要素,就是“工黨必須執(zhí)政、工黨必須要贏”,當這氣氛一旦彌漫于黨內,布萊爾的改造之路即勢如破竹。

  二○○一年,日本自民黨改變總裁選舉規(guī)則,加重基層黨員計重比例,使在黨內形象清新并受基層黨員支持的小泉當選總裁。小泉上臺后標榜“改革官僚”與“打破派閥”,他的崛起被許多觀察家視為派閥沒落的象徵,因他的政治訴求之一正是“終結派系”。

  馬英九這次的出線,過程和布萊爾與小泉非常類似,也是強調黨內民主改革,受到基層黨員支持而順利當選。如同小泉,馬英九在黨內原本就不是靠派閥起家,擁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與想法,靠直接民意支持累積人氣,高舉改革旗幟,打破既有利益的結構。

  和布萊爾相似的,馬英九在許多路線、方向上也走“第三條路”:一種企圖由兩種極端意識形態(tài)中脫離轉化的一種修正主義。去年“立委”選前,馬英九即喊出“不管泛藍或泛綠,我們更該關心好的政策和壞的政策”、“泛藍要作個負責任的多數(shù)黨,不能為反對而反對”的泛藍修正方向,跳脫藍綠攻防。

  這樣的思維延續(xù)到他在國民黨十七全會閉幕致辭的談話,顯示他有意修正連宋時代的對抗路線,轉走向介于和解與競爭間的“第三條路”。然而就如同布萊爾與小泉遇到的問題,未來馬主席挑戰(zhàn)也絲毫不輕。

  馬英九幸運的是,第一,國民黨目前不是執(zhí)政黨,相較于執(zhí)政成績搖搖晃晃的民進黨,他可獲得相當大的寬容與發(fā)揮空間;第二,距離二○○八還有將近三年,布萊爾和小泉過去的經驗,如馬英九愿自省、團隊又夠強,他或許有足夠機會提出不一樣的答案。

 
編輯:陶光雄】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