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聞中心|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科 教|時 尚|汽 車
房 產(chǎn)|圖 片|圖片庫|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商城|供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第14屆海峽兩岸關系研討會閉幕 專家學者坦誠交流

2005年08月03日 16:41

  中新社鄭州八月三日電(記者路梅)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聯(lián)合主辦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關系研討會三日在鄭州閉幕。

  來自大陸各臺灣問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臺灣各高校大陸研究所的學者、及兩岸交流民間組織負責人和“民意代表”等百余名專家學者及專業(yè)人士參加了會議討論。

  研討會共提交論文五十余篇,議題主要是圍繞當前的臺海形勢展開,包括《反分裂國家法》出臺以后兩岸關系的形勢,連宋訪問大陸以后的影響,國民黨政權交替對兩岸關系的影響,臺灣政治風向轉變的可能性,臺灣經(jīng)濟和兩岸經(jīng)濟關系的走向,如何落實做好對臺灣人民工作等等。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劉紅說,研討會的整個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了“百花齊放”和“一種聲音”同時并存的情況!鞍倩R放”指的是每個學者都可以自由充分表達意見;“一種聲音”是指大家談的都是如何推動兩岸的交流和實現(xiàn)兩岸的“雙贏”。兩岸學者雖然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見解,但也都是基于一心一意搞交流,一心一意謀發(fā)展的共同理念之上的。兩岸學者求同存異,因為“同”有討論的需求,因為“異”而有討論的動力。

  第一次參加這個研討會的臺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羅致政說,在研討會上,他沒有感覺到絲毫限制,能夠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不同見解,與大陸學者坦誠交流。他說,和平和發(fā)展是兩岸最大的共識,兩岸關系并不是死結,而是可以解開的活結。兩岸人民多交流,進而交友、交心,就能增進彼此的理解,將心比心,解開心結。

  該研討會于八月二日開幕,進行了兩場大會發(fā)言和兩輪小組討論。會議閉幕之后,兩岸學者將共同參訪著名的文化古城開封。(完)

 
編輯:陶光雄】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