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神戶七月二日電 題: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心聲——訪中國首家民間艾滋病防治協會會長陶同學
中新社記者 曾利明
今天在第七屆亞太國際艾滋病大會中國非政府組織論壇上的講臺上,一位來自中國西部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成為主角——他以平和而堅定的語氣發(fā)表的題為《讓紅絲帶飄起來》的演講,贏得了與會者的熱烈的掌聲和贊許的微笑。他就是中國首家民間艾滋病防治協會——貴州銅仁市民間艾滋病防治協會會長陶同學。
今年四十三歲的陶同學是貴州銅仁市郊區(qū)的一名農民,一九九五年被同鄉(xiāng)帶到河南某縣糊里糊涂的去賣血,沒想到從此就陷入了黑暗的日子。
二00二年六月十二日,他一病不起,躺在床上長達二個多月,死神已經向他伸出魔手。
“在那段日子里,我總在想,如果我死了,我的孩子怎么辦?能活下去嗎?今后怎么辦?疾病的痛苦和心理的壓力,使我的體重一天天下降,最后只剩下了八十一斤。當時,我真的覺得走投無路,到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步”。.
在他最絕望的時候,貴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伸出了救援之手,給了他第二次生命。在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關懷下,“我的病情得到控制,身體奇跡般出現好轉,死神離我越來越遠。我感到,是人們用愛心和無私的愛挽救了我的生命”。
當時,“我在心里想,感染者一定要做自己的事,做自己能夠做的事,不要一味地等待政府救濟。我要投入艾滋病防治活動,回報社會對我的關心和支持”。
在貴陽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他現身說法,幾十次在公開場合,面對媒體和公眾,為大學生、中小學生、同志人群等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去年十二月一日,他走進中國中央電視臺,以一個感染者的身份,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發(fā)出呼吁;共同抵抗艾滋病。
通過積極治療和參與艾滋病防治活動,他的精神振奮,身體也一天天好起來。“為了和我一樣生活在邊遠山區(qū)的病友也能得到治療,把日子過好,我想到了生產自救自助”。在貴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幫助下,二00三年四月,他在貴陽“健康關愛苑”里成立了“生產自救自助小組”。
利用貴陽市提供的少量啟動資金,并得到貴陽中醫(yī)學院大學生防艾志愿者協會的幫助,小組開始編織生產“防艾中國結”。八個月他們編了兩萬多只“防艾中國結”。產品走出貴州,走向全國,去年還送到了在泰國舉行的第十五屆世界艾滋病大會。生產獲得的收獲,為小組中的七名感染者和三名孤兒解決了生活困難。去年十一月“防艾中國結”還獲得了貴陽市的專利申請。
“防艾中國結”取得了好的社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但陶同學知道“僅有幾個人是不夠的,還應讓更多的感染者廣泛參加”。今年三月“銅仁市民間艾滋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向市民政局正式注冊成立。
作為中國內地第一個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者注冊成立的非政府組織,他們的目標是:呼吁社會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關注,提高全民對艾滋病的認識和了解,營造不歧視的社會環(huán)境。關心、幫助艾滋病人及家屬維護合法權益,組織感染者進行生產自救;改善艾滋病感染者和受艾滋病影響的人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質量!拔覀兊脑竿亲屓祟悢y起手早日把病魔趕走,地球上不再有健康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讓人類永遠健康”。這就是他發(fā)自內心的祝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