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今年指標80個
6月,高考的日子日益逼近,在中國嚴防SARS的森嚴的戒備中,6月的高考顯得不同尋常。不同尋常的還有在6月出現(xiàn)的高考新樣式。
近日,教育部發(fā)布消息稱,在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中,有22所高等學校將開展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其中北京有5所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招生人數(shù)控制在試點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shù)的5%以內(nèi)。高校自主招生被看成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實驗,是考試機制與國際接軌的一種努力。
現(xiàn)在,誰將成為5%的幸運者,重點高校自主招生的權力如何不被濫用,所有這些都成為公眾和傳媒關注的焦點。5月31日,記者走進為防止SARS而嚴格封閉的北京大學,在彌漫著藥物氣息的校長室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
南方周末:從今年開始有22所大學被教育部確定為自主招生試點,北大是其中之一。在您看來,這個自主招生意味什么?
許智宏:自主招生就是對我們傳統(tǒng)的招生方式的一種改革實驗。被確定為試點的大學可以按5%的比例從全國各省市招收符合各自招生標準的優(yōu)秀學生。這些學生也還是要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但是會在某些方面享有優(yōu)惠。當然這個自主,只是一定范圍的自主。
南方周末:什么樣的學生能成為大學這5%自主選擇的對象?
許智宏:我們把指標留給三類人:一是能夠體現(xiàn)學校特色專業(yè)的特長生,主要指沒有奧林匹克競賽這樣的途徑展示自己才華的文科生;還有就是綜合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尖子生,主要指那些在成績、能力等各方面表現(xiàn)都比較突出的優(yōu)秀學生;再就是傳統(tǒng)眼光中所謂的“偏才”、“怪才”等。
南方周末:具體的招生程序是怎樣的?
許智宏:北大的程序是:1.由學校招生工作委員會組成自主招生領導小組,聘請相關院系教授組成專家委員會,負責考核、審查,確定自主招生對象;2.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所在中學相關教師和校長推薦;3.自主招生對象必須在中學公示,并報學生所在省市高招辦備案;最后自主招生對象須參加高考,高考結束后由學校統(tǒng)一向省級招辦提出錄取申請,辦理錄取審批手續(xù)。北大今年計劃招收80名,初步挑選了100名,這些被選出的學生到北大來進行筆試和面試,我們確定80個進行公示。
南方周末:入圍的學生都參加什么樣的考試呢?
許智宏:我們對入圍的考生實行差額筆試、面試,不合格者將被淘汰。北大考“3+2”,5門課程集中于一份試卷上,半天考完。另外,我們組成三個不同學科特點的專家面試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在三個專家組中任選一個面試。這次筆試淘汰了幾個人。
南方周末:錄取的原則是什么呢?
許智宏:我們的錄取原則是招生規(guī)模控制在每年招生總計劃數(shù)的2%以內(nèi),列入機動計劃;自主招生對象可以是北京大學在當?shù)赝稒n線下20分以內(nèi)錄。粚O具特殊才能者經(jīng)招生工作委員會討論決定可以適當放寬錄取標準。
南方周末:北大如何保證自主招生權力的有效和公正使用呢?
許智宏:北大制定了嚴密的招生程序,并將有關監(jiān)督規(guī)則放入了招生規(guī)章之內(nèi)。我們要求,在學生志愿填寫推薦表得到校方認可之后,專家進行初審確定候選人,并對候選人進行文化課考核。合格后,專家組對候選人進行面試,候選人答辯。最后,入圍人選將在其所在的中學進行公示。對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中學、學生和學校招生工作人員,一經(jīng)查實,將分別取消中學推薦學生資格,取消學生錄取資格,由紀檢監(jiān)察部門根據(jù)情節(jié)對招生工作人員作出嚴肅處理。
北大今年自主選擇的學生是從全國各省市50多所重點中學選出來的,經(jīng)過推薦、面試、筆試的嚴格程序。然后把他們的名單公示,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要參加6月份的全國考試。如果全國高考你降了20分也沒有達到錄取線,那就算了。我們有很多的環(huán)節(jié)來規(guī)范。哪一個人如果不合格,即使跟我這個校長講也沒用。
南方周末:高考很快就要來臨,對成千上萬的孩子來說是命運系于此。對這個考試您有什么感受?
許智宏:中國的高考現(xiàn)在有點獨木橋的架勢,高中畢業(yè)生基本上把考大學作為惟一的成才通道。坦率說,在全國統(tǒng)考中,假定能考到600分的讓我看都應該是好學生。但600分還夠不到名牌大學的錄取線。分數(shù)成了我們大學取舍學生的惟一的標尺。在這個意義上,考試看起來公正,實際上有很大的不公正。考分把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排除在外?荚噷虮旧砭陀泻艽蟮膯栴}。
南方周末:有不一樣的模式嗎?
許智宏:很多西方國家都沒有我們這樣全國性的統(tǒng)考,他們的學生上大學很簡單,就是按照中學學業(yè)的整體成績來衡量?荚嚦煽冎皇撬麄冧浫〉膮⒄諛藴手弧N覀兊娜珖y(tǒng)考,也是歷史形成的問題,原因是各個地方的教育水準不同。必須要有全國的一個統(tǒng)一標準來規(guī)范。但這個規(guī)范既合理,也不合理。合理的話,就是拿一把尺子來取舍。但是要用教育公平的原則來衡量的話又不合理。很多貧困的地方、偏遠的地方,教育水準就低。門檻奇高的大學就永遠把這些地方的孩子排除在外。還有為什么北京的考生錄取線就低,為什么沿海城市的學生考分就要求高呢?考分決定命運,有的學生僅僅因為一分之差就被淘汰出局。這實際上就是教育制度的機械和不公平。
南方周末:以您的閱歷和視野看,國外的大學是怎樣招生的?
許智宏:在美國,教育可以達到大眾化的程度,每個中學生都會有機會上大學,上大學是很普通的事情。他們的大學結構也分得很清楚,有頂尖的研究性大學,哈佛、耶魯、加州、伯克利,底下還有四年制本科大學,再往下還有社區(qū)學院。每一級大學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標群,按照不同的目標培養(yǎng)不同的學生。大學既可以按照自己的標準選擇學生,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專長和興趣選擇就讀的學校,各取所需。比如哈佛大學,它是培養(yǎng)政治領袖的大學,它每年會從全國選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也同樣會選功課并不是最好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從中學開始,就積極為社區(qū)服務。大學除了培養(yǎng)學有所專學有所成的人,還要培養(yǎng)學生為社會服務的精神。我們的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實行的都是精英教育,而不是普及教育。但精英教育并不意味著我的學生不為社會服務,脫離社會。同樣的作為精英教育,我希望北大培養(yǎng)的每一位學生都是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
北大要培養(yǎng)各方面的精英人才,多元化的標準是我們選擇學生的標準。
南方周末:和分數(shù)比,國外的大學好像更看重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
許智宏:就國外許多大學而言,分數(shù)只是衡量學生入學的一個指標,卻不是最重要的指標。以美國大學為例,除對申請者的學業(yè)知識以及邏輯推理能力進行測驗之外,還包括:是否當過學生會主席、是否得過文體比賽名次、是否在著名報刊上發(fā)表過作品、是否當過義工、是否具有團隊精神、教師校長推薦等表明個人能力的因素,以及杰出體育才能、少數(shù)民族、當?shù)鼐用、父母是校友等非學術性因素。美國的高中畢業(yè)生以及其他的申請者在確定自己希望所上的大學之后,直接申請入學,中學以及地方的教育官員不介入招生過程。比方說,加州大學的招生官員要參照多種材料,例如高中成績、個人自述、推薦信等來評價學生,在選拔學生時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而且,加州大學目前似乎傾向于再減少考試分數(shù)在錄取中的作用。
南方周末:您認為大學的自主招生會成為中國高考改革的方向嗎?
許智宏:我覺得中國的高考應該逐步過渡到自主招生,現(xiàn)在不能一下放開是因為操作程序上有困難,全部放開會牽涉到很多其他的問題,F(xiàn)在5%的招生是試點,也是高考體制在過渡時期的一種做法。自主招生不光給學校自主,也給學生更多的自主,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我希望自主招生和自主辦學一樣成為我們未來教育體制改革的方向。
復旦:聲譽是最重要的資源
□受訪:復旦大學副校長蔡達峰
□采訪:本報駐滬記者王寅
南方周末:復旦的自主招生目前進展如何?
蔡達峰:教育部下達5%的政策以后,復旦在3月中旬向社會公布了自主招生的章程,4月29日以前公開接受申請,之后在五一3天的國定假日進入審核階段,審核以后全部結清,有關信息向社會公布。公布已經(jīng)一個月了,目前來說很平靜,應該說是比較正常的。我們在選拔上有三種來源:第一,公開接受學生自薦,很寬的一類,幾乎包括了學生的思想品德、科技創(chuàng)新、藝術才能等特長,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異。學生提供的材料要經(jīng)過學生的所在中學確認。第二,去年年底進行的2003年保送生和優(yōu)秀高中生考試,選拔測試掌握了大量優(yōu)秀考生的材料。由于保送生名額關系,我們只解決了很小的一部分。有了5%的政策,我們就可以再多招一些我們看中的學生。第三,高中對學生的了解比我們有權威性,我們請一些比較好的中學校長推薦。
南方周末:現(xiàn)在入圍還不是定論?
蔡達峰:是的。有資格控制,前提是要參加高考,并且達到重點線。我們本身已經(jīng)有過一個選拔,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給他一個資格,他通過重點線了,資格就有效了。如果沒有通過,資格還是無效。
南方周末:這樣的話和原來有什么區(qū)別呢?比如說,那些偏才還是進不了名牌大學。
蔡達峰:社會上有一種誤解,以為我們是無限權力,實際上不是,它有兩個基本的制約。第一個是我們不能擅自擴大招生人數(shù),也就是5%的招生計劃,第二個是要參加高考,達到一定的分數(shù)線。對于學校來說,怎么向社會負責,向考生負責,用好我們的招生權力,也是很大的一個挑戰(zhàn)。長期以來,我們的自主性不大,按照統(tǒng)一標準來做,我們只是一個接受單位,我們不是主動地尋找,F(xiàn)在看來,尋找是有機會了。在這個標準下面,我們應該如何去尋找我們認為最合適的學生。
南方周末:如何保證自主招生的公正性及透明度?
蔡達峰:自主招生在選拔的類型和途徑上放寬了,這是一個開端,我們希望是在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和制度下進行,建立一個很好的程序。制度是國家的制度,程序是學校的,對于具體個人的選拔是能力測試行為,是專家系統(tǒng)的行為,學校行政機關的行政權力是控制程序的公正性和規(guī)范操作,不參與具體個人的選拔。我們有這樣幾個觀念:確保學校聲譽,體現(xiàn)復旦精神。這里面包括誠信,我們的章程是承諾,章程規(guī)定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做到,公開是基本前提,如果沒有公開的話,是做不到公平的。依法辦事,一定嚴守程序,堅決按照程序做,29日結束就29日結束。聲譽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我有幾次在社會上公開咨詢的時候也講清楚的,中國優(yōu)秀的中學生實在太多,不能指望復旦用這點機會來解決社會問題。復旦對社會最大的支持是我們按照程序做事,按照章程辦事,對社會有一個最公平的承諾。
南方周末:其實在很多年以前并不存在全國性的統(tǒng)考,現(xiàn)在我們反而對有限的自主招生感到陌生了。目前的自主招生會不會擴大?
蔡達峰:這次5%是對中國現(xiàn)行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嘗試,這也是呼喚了很多年的一種嘗試。這是開放的姿態(tài),某種意義上是把權力歸還了學校。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趨勢來看,它會不斷地擴大和開放,但是它還無法完全取代整個高考。因為高考還存在的話,選拔問題是相互制約的。高校怎么去選擇學生是一個需要探索的經(jīng)驗問題,同時,全國統(tǒng)考的高考制度怎么樣改革,這個難度更大。如果高考依然存在的話,大學的選擇權多少會受到制約的。
南方周末:自主招生的積極意義在哪里?
蔡達峰:有兩個具體的意義:一、對高校辦學能力的提高和鍛煉。沒有這樣一個過程,高校沒有必要去思考,也沒有必要去建立一個規(guī)則。二、確實有效地解決了一部分學生的選拔和標準問題。現(xiàn)在這些重點高校的錄取線遠遠超過重點線,重點線對我們復旦來說不是一個控制線,應該是錄取線。這樣的空間,很多學生就會喪失機會,而這些學生也可能是我們所需要的。在人才的選拔標準上我們可以考慮一些問題,這些考慮,將來會對高中帶來很大的沖擊。每個高校選拔人的標準有所不同,這樣做會帶來導向問題。復旦的5%是170個人,這170個人確實集中在重點高中里面。重點高中要考慮在三年學制時間里,給學生什么東西,就會作些變化。這樣會促進高中的培養(yǎng)和轉(zhuǎn)化,F(xiàn)在3+1的高考模式,將來會加上各高校不同的標準,再加上一個X。與此同時,大學也變得明確———我們需要什么樣能力的學生。每個大學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樣的。復旦這樣的綜合性大學和一個理工類大學對人才的標準是有所差異的。這個差異過去沒有機會來表達的,現(xiàn)在有一點機會了。我們開始想這個問題了,我們明年會想得更多一點。這樣會漸漸形成我們學校自己的一種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和觀念。學生也相應地增加機會了,在原來的保送生里面是沒有文科的,文科再好也進不了保送生。這顯然是有問題的,F(xiàn)在文科的同學看到了一些可能性了。不能變成中學生大家都覺得讀文科是沒有出息的。這種價值觀可以得到一些糾正吧。復旦這樣的綜合性大學,很依賴于文科的。我們現(xiàn)在正在考慮如何應對更大的開放,為完整的素質(zhì)教育的標準出一點力。
南大:從1989年開始自主錄取
□受訪:南京大學校長蔣樹聲
□采訪:本報實習生陳靜
南方周末:南京大學是享有5%自主招生權力的高校之一,請問什么樣的學生符合你們的選拔標準?
蔣樹聲:我們的條件都在網(wǎng)上公布了,簡單地說有三種類型的學生可以報名:一是平時學習成績一貫優(yōu)秀的,需要參考所在中學的教學水平,學生在高中階段一貫的成績,還有幾次模擬考試的成績;二是有特長的,包括學科競賽獲獎者或者在某一學科特別表現(xiàn)出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和文藝、體育才能突出的;三是思想品行優(yōu)秀的,本人或父母有見義勇為的事跡。另外,最近我校又在第三種類型里增加了一條,所有抗“非典”第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的子女報考南京大學,可以享受一定的優(yōu)惠。
今年截止到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考核、評審共確定了自主招生對象137人。其中平時成績優(yōu)異者82人,有特長的、學科競賽獲獎者54人,見義勇為者1人。這個學生的父親是廈門某醫(yī)院的副主任醫(yī)師,他既是抗非典第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又曾經(jīng)因為在救治病人過程中發(fā)現(xiàn)疑點,協(xié)助公安機關抓獲了一名殺人嫌疑犯和一名投毒犯,被廈門市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南方周末: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是備受關注的焦點,請問南大在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蔣樹聲:我們采取了三個措施:1.將南京大學2003年自主招生錄取方案向社會公布,使廣大考生對我校自主招生的條件、優(yōu)惠政策、操作程序等有所了解,做到有章可循。2.考生既可以通過學校推薦,又可以采取自薦的方式申報我校的自主招生。3.所有被列為自主招生對象的考生和最終錄取的名單,將通過新聞媒體和網(wǎng)站向社會公布,并接受舉報。學校成立了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專家組,由紀檢部門、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和專家、學者組成,對申請自主招生的學生進行資格認定,之后報學校招生領導小組審核、確定。今年申報的人數(shù)達500人左右,但最終確定的只有137人,不到整個招生人數(shù)的5%,因為審查比較嚴格。凡是申報的人,我們一律要求學生所在的中學提供高中階段學生成績清單、模擬考試成績、排位以及各種獲獎證書。確定為自主招生對象的名單要求在中學張榜公布。如果有人舉報,我們將派專人進行核查,如果發(fā)現(xiàn)弄虛作假的,立即取消資格。
南方周末:我們知道南京大學在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上一直走在前列,您能不能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蔣樹聲:我校多年來一直積極探索自主招生的改革。從1989年就開始了,當時招收基礎學科教學強化班,采取的是“提前招生、單獨命題、自主錄取”的模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5屆了。這樣的招生形式和培養(yǎng)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門的認可和兄弟學校的贊賞。2002年,我們在江蘇省實行了自主招生,確定了150名“自主招生”對象,其中大部分學生都達到或超過了我校在江蘇省的投檔線,只有15%的學生沒有達到錄取分數(shù)線,我們也按照事先的承諾予以錄取。
南方周末:即使已經(jīng)成為大學確定的“自主招生”對象的學生,依然要參加統(tǒng)一的高考,這樣的方式和國外大學普遍實行的完全自主招生還有很大的不同,對于這一點您個人怎么看?
蔣樹聲:我們傳統(tǒng)的考試制度存在著很多弊端,要改革。但一下子跟國際上著名的大學完全接軌有困難,每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發(fā)展歷史、規(guī)模和體制不一樣,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做。美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了360多年,甚至比國家歷史還長。美國現(xiàn)在有6000多所大學,每一所大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都非常注意塑造自己的個性。每所大學的課程設置、選課范圍都不相同,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各有特色。他們用個性和特色來參與大學之間的競爭。我想招生也是形成大學特色的原因之一,因為招生自主權都在學校。我記得有一年參加美國和中國七所大學的校長論壇,哈佛大學的招辦主任向我們介紹,有學生申請哈佛,各方面的標準并不是很突出,但他把自己畫的一幅油畫附在簡歷上,最后被錄取了。我聽了以后很有感觸,正因為哈佛大學自己完全有權力作出選擇,所以才容納了各種不同的人才,有奇才甚至怪才。這一次的高校自主招生在統(tǒng)考的模式上向前跨了一步,放一些權給大學。我想大學是不會亂來的,應該相信大學能夠充分用好這一點點自主權。 (南方周末駐京記者夏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