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聯(lián)歡晚會在北京國家體育館舉行,聯(lián)歡結(jié)束后國僑辦主任李海峰、副主任趙陽、馬儒沛等與營員歡樂合影,2010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順利閉營。 中新社發(fā) 廖攀 攝
7月27日,2010年海外華裔及港澳臺地區(qū)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營員繼續(xù)在北京著名景點游覽。圖為來自香港的一名小營員登上長城一段危險路段后擺出了勝利的手勢。 中新社發(fā) 劉震 攝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電 題:華裔新生代中國尋根:從文化上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
——2010年海外華裔及港澳臺地區(qū)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側(cè)記
中新社記者 張冬冬
“踏上長城的時候,我很感動,沒想到幾塊磚頭可以排成那么長的距離,而且保存這么長的時間!眲倓倧拈L城上走下來的22歲女孩顏采如對中新社記者說。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女孩,去年從臺灣留學回國后服務(wù)于吉隆坡河源同鄉(xiāng)會,此次來北京參加“2010年海外華裔及港澳臺地區(qū)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
“尋根之旅”夏令營活動由中國國務(wù)院僑辦和中國海外交流協(xié)會聯(lián)合舉辦,今年是第7屆,共吸納了來自世界51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的6000余名華裔青少年參加,他們的年齡大多在12至18歲之間。
25日至27日,營員們在北京游覽了故宮、頤和園、天壇、長城等歷史文化名勝,參觀了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等奧運場館,并觀看了武術(shù)、雜技等中國傳統(tǒng)技藝的表演,近距離地感受中國。28日,他們中的一部分繼續(xù)在中國各地的行程,或者回到自己的祖籍地“尋根”。
“海外華裔青少年是海外僑社的希望和未來!眹鴥S辦副主任趙陽對中新社記者說,“尋根”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海外中華兒女增強對祖(籍)國的親近感、歸宿感,從而把中華血脈之根留住,傳承和發(fā)揚好中華文化,特別是增進作為住在國第三、第四代移民的海外華裔對祖籍國的民族認同和民族感情。
顏采如說:“我外公長期在馬來西亞推廣華教,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孫子一定要學習中文。我最初只是和媽媽約定學中文到中學畢業(yè),后來到臺灣念書,才知道中華文化是祖先的智慧,而且如此博大精深。這次來到北京以后,我感覺真的回到家了!薄拔疫要告訴朋友們有機會一定要來北京一趟。”
來自美國的15歲女孩雷小小,27日到“鳥巢”參觀時特意買了一套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紀念光盤。她說,“中國可以舉辦這么精彩的儀式,讓我感覺作為華人好有面子”。雷小小準備把光盤帶回洛杉磯給朋友們看,“他們都很羨慕我能夠來到中國”。
來自泰國的呂立梅在鳥巢體育場的郵品商店里給自己的家人郵寄了明信片。呂立梅感覺,“從北京給泰國的親人郵寄明信片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我的家人都是華裔,當他們看到這張明信片時,一定會感受到來自中國、來自家鄉(xiāng)的氣息!
據(jù)國僑辦提供資料顯示,近兩年來,每年來華游覽參觀、學習交流、尋根問祖的華裔青少年數(shù)以萬計。中國最大的兩個僑鄉(xiāng)福建、廣東,近年已迎來數(shù)萬海外華裔青少年;而新華僑華人輸出地浙江等地,也不乏尋根者的足跡。
“一個人的品格和修養(yǎng),與一個人的歷史、文化背景很有關(guān)系。”一名營員談及此次“尋根”的感受時對中新社記者說,“尋根回到中國,是從文化層面對自己重新發(fā)現(xiàn)的過程,找到我是從哪里來的,找到我的文化、我的歷史!
華裔青少年的“尋根熱”,伴隨著“漢語熱”。在美國,教育部門定下要在10年內(nèi)至少有50%的高中生學習中文的目標;在俄羅斯,有近百所大學開設(shè)了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大學生、研究生人數(shù)過萬;在韓國,漢語已逐漸取代英語成為韓國學習人數(shù)最多的外語……
13歲的白皮膚、黃頭發(fā)男孩韋星是尋根夏令營中的代表人物。他的爸爸媽媽都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之所以到中國“尋根”是因為有好幾位中國保姆。韋星用很流利的漢語介紹說,“我從小爸爸媽媽就給我找了中國人做保姆,教我中文,再大一點我就被送到了中文學校學漢語!
此次參加夏令營是韋星第五次來中國、第一次到北京。他說,“北京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故宮,有那么多中國歷史在里面。外面的世界都在長大時,中國的王還守在這個小地方,我感覺好奇怪。不過我也很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鳥巢’和‘水立方’這些新的東西。我特別喜歡‘水立方’,因為我喜歡游泳,美國沒有這么大、這么好的游泳館”。
“‘尋根’活動是弘揚中華文化、涵養(yǎng)海外僑力資源的最佳形式,也將收到最好效果!眹鴥S辦副主任趙陽表示,華裔青少年參加此活動,一方面可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目睹當代中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化,增強民族認同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他們,發(fā)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傳統(tǒng)友好關(guān)系。(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謝萍】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