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加拿大華裔藝術家顧雄:從餐廳雜工到大學教授

2006年12月21日 16:39


    從魁梧的體形看,顧雄更像東北漢子,但一經攀談,就能感受到那種四川人的火熱心腸,心細如發(fā)又思緒縝密。在他的書柜上,擺放著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紙片,原來是他乘機初抵溫市時的行李卡。已然發(fā)黃的舊紙片記錄了移民生涯的起點,也代表了一種根的牽掛,勝過千言萬語。而就在這? onkeypress=

  從魁梧的體形看,顧雄更像東北漢子,但一經攀談,就能感受到那種四川人的火熱心腸,心細如發(fā)又思緒縝密。在他的書柜上,擺放著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紙片,原來是他乘機初抵溫市時的行李卡。已然發(fā)黃的舊紙片記錄了移民生涯的起點,也代表了一種根的牽掛,勝過千言萬語。而就在這個小紙片旁邊,擱著一封卑詩省長金寶爾剛寄來不久的信,是對顧雄榮膺《溫哥華太陽報》評選“百名最有影響華人”的祝賀。

  這種對接代表了顧雄一個重要的人生段落,但大凡漂亮的人生片斷,其完成的過程都不免有些沉重。

  擠壓變形的可樂罐

  學生餐廳里“乓”的一響,一個空可樂罐被長頭發(fā)的學生踩在腳下,然后丟入垃圾箱內,頓時發(fā)出脆錚錚的碰撞聲,與里面許多個壓癟的空可樂罐摞在一起。

  過了一會兒,一位中年男人走過來,將垃圾箱內鼓鼓的黑色塑料袋取出,他把垃圾袋拎到室外,下意識地把拽拽帽檐,像怕被熟人認出似的,這個動作卻讓他苦笑了,剛來這里打工,有誰認識他這個中國大陸的大學教授呢?

  這種落差的觸動使他心情有些暗淡,隨手清理垃圾袋里的東西,一堆擠壓變形的可樂罐出現在面前。身為畫家的他忽然觸景生情,當時正在兩種文化的擠壓狀態(tài),想到可樂罐沒有擠壓前都一模一樣,可是擠壓后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材料還是原來的材料,可是一個新我就是在這種殘酷的擠壓下誕生了!藝術的靈感與人生的頓悟同時迸發(fā),令他不能自已。入夜拖著疲累的身軀,提筆作畫,畫的就是一個碩大的擠壓變形的可樂罐,洋溢著與命運抗爭的倔強。

  當有人愿意幫顧雄在溫哥華舉辦一個畫展時,他沒有拿出以前的得意之作,而是畫了一組在卑詩大學學生餐廳打工的“生活寫真”,“擠壓變形的可樂罐”就成為主打作品,引起極大反響,不少觀者在這幅畫前駐足凝思。

  現在已是卑詩大學終身教授的顧雄,在住家客廳的墻上仍然掛著那幅“擠壓變形的可樂罐”畫作,我們就從這幅畫進入了主人的往昔。

  山旮旯的25本素描

  顧雄就是喝長江水長大的重慶人,雖然家里沒出過畫家,但在父母都是教師的家庭,還是能承襲世傳的書香。

  1972年從重慶31中學畢業(yè)后,顧雄與弟弟一塊到宣漢縣清坪公社插隊。那里是四川與陜西交界的大巴山地區(qū),出了名的貧窮。即便條件那樣艱苦,顧雄沒有中斷過習畫。白天在地頭畫農夫,晚上在煤油燈下臨摹,那時沒電。就這樣在為時4年的插隊生活中,堅持不輟的顧雄畫了足足25本速寫和素描,像日記一樣記錄了年輕人眼中的大山生活。

  對于插隊生涯,顧雄說對自己一生影響巨大,培養(yǎng)了他逆境中堅守理想的意志,永不放棄希望。他說如果沒有這一段經歷,要熬過在加拿大最初的艱難歲月,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尋根在湘西邊城

  顧雄1978年參加高考,進入四川美院繪畫系,以后又選擇版畫作為自己的專業(yè)。顧雄就讀的年代,正值中國洞開國門兼容并蓄。當他第一次讀到沈從文的著名小說《邊城》時,頓時沉浸在大師筆下的湘西風情之中。等到動手準備研究生畢業(yè)作時,他就決定以《邊城》為題材創(chuàng)作一套組畫。

  為此,他專門到湖南鳳凰城住了一個多月,了解風土民情進行寫生。這套組畫共35幅,以纖細寫實的手法,展現了特定地域的人文風貌,體現出人與自然的文化內涵。畢業(yè)作品發(fā)表在權威的《美術》刊物上,受到專家們的很高評價,被認為借鑒傳統,表達出那個時代的生活氣息。

  正是《邊城》組畫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才華與特質,受到前來訪華的加拿大藝術官員的賞識,特邀作者顧雄作為訪問學者赴加,由此揭開他藝術生涯新的一頁。

  大陸裝置藝術第一人

  可以說顧雄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與加拿大進行交流的藝術家,1986-1987年在阿爾伯塔省班芙藝術中心進修。班芙藝術中心匯集了全世界近百位當代藝術家,各種流派異彩紛呈,令第一次走出國門的顧雄大開眼界。

  正是在班芙藝術中心,顧雄初識裝置藝術,茅塞頓開,馬上開始這種新的嘗試,創(chuàng)作出20英尺長的與環(huán)境連成一體的作品,立刻展示出他在這個領域的才氣。所以一年屆滿后,系主任極力挽留,愿意提供擔保,但他當時謝絕了這份邀請。

  回國后,顧雄就一門心思地進行裝置藝術的介紹與推廣,當時在大陸,很少有人清楚裝置藝術的來龍去脈,可以說顧雄是國內在課臺上宣講裝置藝術的第一人。然而顧雄很快發(fā)現,他在班芙得到的思路很難在國內展開。

  洋插隊的淬礪

  為了進一步把握裝置藝術這個門類,顧雄于1989年8月再赴班芙。隨后按照加拿大特殊人才政策轉為移民。

  1990年8月底顧雄來到溫哥華,從訪問學者到移民的身份轉換,遂開始被他戲稱的“洋插隊”生活。同年,太太和女兒也從四川過來,全家的生計頓時壓在顧雄肩上。其實他當時要靠畫筆也能維持生活,到街頭或公園去畫人像。可是顧雄堅守一位朋友的忠告,即不要卷入商業(yè)繪畫,久而久之就會磨掉棱角,失去創(chuàng)造力。

  為了這份信念,他先去干體力活,積累所謂“加拿大經驗”。有時一天要打3份工,一天干十幾個小時。早上5點到10點洗床單,然后到車行洗車,晚上6點到10點再去食品店做比薩。

  最初一家住在地下室,一住3年。以后有人介紹他到卑詩大學學生餐廳干雜工,他欣然接受,不但時薪從5元長到10元,而且是在高校里面,離學術與藝術更近了。

  從助理到終身教授

  業(yè)余時間顧雄堅持創(chuàng)作,內容就取材于當時的打工經歷,并取名為“顧雄的世界”,1991年在溫哥華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個畫展,其中就有“擠壓變形的可樂罐”。當地一些報刊進行報道,一篇專文的題目是:《1991年顧雄在碾壓之中》,顧雄看到這個標題,淚一下就奪眶而出。

  自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在打工之余,顧雄每年都會有一兩個畫展,有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先是被卑詩大學藝術系聘用為part-time技術員,在畫室輔助教員指導學生習畫,然后當助教,講師,2000年當上教授,2005年成為終身教授。

  顧雄正是用自己的藝術實踐證明自己的能力,他的裝置作品被稱為突破了人的本性的限制,表現出理論與視覺的結合,終于得到主流社會的承認!

  (來源:加拿大《環(huán)球華報》,作者:蕭元愷)


 
編輯:陳安娜】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