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中文字幕在线看,a级国产乱理伦片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人新聞
    德國僑團“國進民退”現(xiàn)象趨嚴重
2010年01月06日 10:15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wǎng)1月6日電 德國歐覽在線1月6日發(fā)表評論文章,中國駐德國大使吳紅波不久前向中國留學生會主席提出,希望留學生能夠擔任民間大使,以學生身份多和身邊的德國老師、同學交流。作為資深外交官,吳紅波大使深得外交三味:成功的外交需要官民并重。

  原文摘錄如下:

  吳紅波說得很清楚,民間外交之所以重要,在于其民間身份。可惜的是,近年來包括中國留學生會在內(nèi)的華人團體中,“國進民退”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這里的“國”指的并非是所在國,而是中國官方。中國的“國“多了一份,其海外民間的身份也就少了一點。

  前年的一次留德學人學術年會上,一位華人學者對媒體表示,希望對他在會上的學術發(fā)言少加報道,因為他感覺自己“目標太大”。這位華人學者的言下之意,大家心知肚明。自從兩年前明鏡周刊發(fā)表“黃色間諜”報道之后,在學術機構就職的留德學人余悸未消,盡管只是普通的學術交流,但也怕因此惹出不必要的麻煩。而在2006年舉行的類似華人會議前,有意采訪的某德國媒體記者也提出,為何年會沒有相關德文介紹或網(wǎng)站,并希望對華人學生學者舉行類似聚會的目的進一步了解。

  德國記者的要求和華人學者的擔心顯示出,這種華人內(nèi)部的活動,假如處理不當,很可能會給德國主流社會帶來新的誤解。

  民間外交的宗旨應該是消除德中障礙,增進華人和主流社會的互相了解。而一般的華人活動則側重華人內(nèi)部交流,其內(nèi)容和組織都并不注重和主流社會的溝通,會議語言是中文,與會者幾乎清一色的是華人,會場上也往往有具中方官員身份的人士正襟危坐。

  華人社團“國進民退”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原因多多,華人社團的自身惰性和能力缺乏要承擔主要責任。駐外官方機構應鼓勵留學生及華僑,融入主流社會,舉辦更多和德國社會溝通、能為德國社會了解的學術或文化活動,這樣才能起到民間大使的橋梁作用,也為華人融入主流做好鋪墊。

    ----- 華人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