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视频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人新聞

人生因911恐襲而改變 9年將屆華人難屬走出傷痛

2010年09月10日 10: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岑嬌嫻站在紐約華埠以其子曾(吉吉)命名的“ Zhe "Zack" Zeng Way”的路牌下,百感交集。(美國《世界周刊》/曾慧燕 攝)
    江淇少女時代的夢想,就是結婚那天,自己穿得美美的由爸爸牽著出來,但這個夢想已經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了。圖為江淇婚禮當天由媽媽任廣舜和哥哥江源牽著走上紅地毯。(美國《世界周刊》/任廣舜 提供)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周刊》報道,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恐怖襲擊事件,轉眼九周年將屆,這場世紀災難深深地烙刻在人們的記憶深處。在九一一九周年前夕,該刊訪問兩位華裔罹難者的遺屬,他們的人生因九一一改變,但勇敢走出傷痛,化大慟為大愛。死難者江淮弟弟終于走出喪兄之痛,重返工作崗位;為紀念舍己救人的華裔英雄曾喆在紐約華埠設立的路牌,也一樣永久矗立,活在人心。

  ●斯人已逝情何堪 夢中哭醒淚滿襟

  九一一華裔罹難者江淮與他的弟弟、紐約華人小區(qū)知名廣播人、主持人江漢,兄弟倆的名字是父親起的,意謂“淮河漢水情”,寄托了父親對故土深深的思念。

  2001年9月11日上午8時45分,發(fā)生舉世震驚的九一一事件。兩架飛機遭恐怖分子劫持,撞上紐約市世貿大廈,導致北樓第96層至103層樓瞬間起火燃燒。江淮正在第95樓上班,當天早晨8時左右,曾有朋友接到他發(fā)出的電子郵件,8時30分,他在電話中與一位基督徒交談約10分鐘,放下電話不久,江淮不幸罹難。

  江漢與哥哥手足情深,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精神險些崩潰,把自己封閉起來,長達八個多月無法在電臺主持節(jié)目。在九周年來臨前夕,他在接受世界周刊專訪時強調,這是自九一一事件發(fā)生以來,他首次正式接受媒體訪問,他并鄭重澄清,他沒有像外界傳聞那樣“患了憂郁癥”。他說:“由于當時我極其傷痛,所以我躲起來,也沒接受任何采訪,造成外界以為我得了憂郁癥。其實我是在我哥哥走之前,有一陣子因太多活動,太累,情緒有些低落,實在離憂郁癥還差很遠。哥哥走后,由于我身上責任重大,根本沒時間憂郁,所以不能說‘走出憂郁’,而是走出傷痛,這些年來別人都這么以為,我也沒解釋。”

  他說,他現(xiàn)在還未完全準備好,他計劃九一一十周年時,將在電臺為哥哥做一個比較全面的紀念特輯節(jié)目,屆時或許才能完全徹底釋放自己,真正面對聽眾,接受哥哥罹難的事實。

  不過,今天的江漢,已經以全新面貌直面人生。雖然九一一之前,他已活躍華人小區(qū),但現(xiàn)在他覺得人生應該有更高的境界,除了繼續(xù)參與華人小區(qū)活動,他還投身慈善事業(yè)和注重基督徒的靈修及心靈輔導,關懷中國兩岸留學生。他跟哥哥一樣,做得一手好菜,周末假日,經常燒幾個拿手好菜,慰勞那些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海外游子。他說,他覺得這樣是在某一程度上接過哥哥的棒子,感覺上與哥哥更親近。

  江漢憶述,九一一那天,大嫂任廣舜因出差被“困”在加州飛不回來。回家后,才發(fā)現(xiàn)江淮當天上班前,還為她燉了一鍋香噴噴的排骨,真是情何以堪。任廣舜說,回紐約那份焦慮與震撼不足為外人道。多年來她一直有個夢魘,就是在夢中遍尋江淮不著那種“一直找不到他,他一直回不來”的惆悵,每每都是淚濕衣襟,從殘夢中哭醒那種錐心之痛,只有從遽變中失去的人才會經歷和體會,而在那樣的傷痛中,全家人都是如此在同樣的經歷和彼此扶持中走過這九年。

  ●子欲孝而親不在 一雙兒女徒留遺憾

  江漢說,哥哥當年不遺余力照顧過許多中國留學生。1980年,江淮赴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Rutgers)大學留學,就在他簡陋的學生宿舍中,開始了十人聚會。

  與江淮結褵24年的妻子任廣舜,1984年獲新澤西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一直從事半導體工作。江淮出事前家居新澤西州,因工作關系,目前任廣舜已遷居紐約上州。江漢說,非常佩服大嫂既能干且堅強,其大兒子江源(John Chiang)在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畢業(yè)后,在華爾街任職金融交易員,兩年前以28歲之齡,被華爾街金融雜志Trade Magazines選為30位30歲以下“Top 30 under 30”最有前途的風云人物。美國金融海嘯后,該雜志對兩年前的“30 大”做了一個調查,發(fā)現(xiàn)大浪淘沙后只有三人碩果僅存,江源是其中之一。

  江漢說,侄兒對他這個叔叔也非常孝順。去年他生日,侄兒特地給他買了最貴的大都會棒球包廂入場券,他知道侄兒是將對父親的思念和愛移情到他身上,令他非常感動,“他在我身上,看到他爸爸的影子”。

  江源最遺憾的是,“子欲孝而親不在”。父親未能看到他的成功就已撒手塵寰。

  江淮的小女兒江淇,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畢業(yè)后,考取了律師執(zhí)照,現(xiàn)任職美國國務院。去年她嫁給同為律師的丈夫,在踏上紅地毯時觸景傷情,哭得梨花帶雨,因為她少女時代的夢想,就是結婚那天,自己穿得美美的由爸爸牽著出來,但這個夢想已經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了,因此她選擇一個小型的婚禮,由媽媽和哥哥牽著走出來,雖然一路走一路哭,但她相信這份屬于她與爸爸的盟約,在父女之間是永遠存在的。

  ●淮河漢水情綿綿 雁行折翼恨悠悠

  1949年11月19日出生的江淮,罹難時將滿52歲。江漢與哥哥手足情深,一向視哥哥為可以依靠的肩膀,一旦哥哥罹難,他深切感受到雁行折翼之痛,他的心似乎一下被掏空了。但無論在老父或大嫂及侄兒女面前,江漢都要強作堅定,強忍悲痛,實在他內心比任何人都要難過悲傷。

  大慟的江漢過了很久都無法接受事實,令他最“瘋狂”的一次,是九一一半年多后接到檢察官的電話,告說江淮的遺體找到了,并說差不多是所有罹難者遺體中最完整的一位─找到他的上半身。那一刻,江漢痛切心肺,掛掉電話后拼命嚎啕大哭,他形容:“哭得屋頂都幾乎塌了”。

  事隔多年,他才能冷靜地敘述當日發(fā)生的事情。他說,當時他的心痛到不得了,因為哥哥罹難地點是世貿北樓95樓,他寧愿哥哥在飛機撞擊北樓的一剎那就已失去知覺,(如此才能在毫無痛苦的情況下過世),但根據檢察官告訴他的殘酷事實,可以推測哥哥當時可能藏身某處,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死亡威脅才喪生,雖然他知道哥哥不會恐懼死亡,但仍無法接受事實,積壓多時的情感就像決堤的洪水,一發(fā)不可收拾,他就像個任性的孩子一樣,哭得天昏地暗。這樣大哭了一場,心里反而舒服多了,多時積郁一掃而光。江漢是聞名華人小區(qū)的廣播人、司儀,但只是義務兼職,他的正職是計算機工程師。在長達八個多月的時間里,江漢一度無法面對自己和公眾,拒絕接受親友和他的粉絲們的安慰,遲遲走不出傷痛。直到得知哥哥“下落”,大哭一場后才緩過來。他開始清醒地認識到,人不能陷在悲情中走不出來,不能老是活在過去,要往前看,要有自己的生活,這樣哥哥才會安心和放心。

  更令江漢想不到的是,經過八個多月的潛沉,當他決定再次面對聽眾時,僑聲廣播電臺預告:因九一一事件慟失兄長的“天涯共此時”節(jié)目主持人江漢,5月14日晚上9時將首次重回播音室,以“久違的聲音、一樣的關懷”為主題,與聽眾分享他在失去親人后走過的傷痛,并在當晚破例開放聽眾叩應,結果電話“塞到爆”,聽眾們的關心和鼓勵,令江漢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他的“聽眾在那里”。

  ●熱血男兒煙消云散 驚喜禮物空留惆悵

  江漢回憶,當被劫持的飛機撞上第一棟世貿大樓之前,江漢還撥了通電話給哥哥,“想給他一個驚喜,因為我打算送他一份他期盼已久的禮物,但電話卻無人接聽,心想既是驚喜就沒留話給他”。

  但不久之后,江漢驚聞世貿大樓被撞而起火燃燒,“我驚駭?shù)盟闹l(fā)抖,接著我瘋狂的到處找他。因為他通常都是八點半之前就上班,而他的辦公室就在95樓,我一直沒接到他報平安的電話,發(fā)生了這么大的事故,他不可能不與我聯(lián)絡”。

  隨后第二棟大樓被恐怖分子攻擊,江漢所在公司立即呼吁所有員工返家,由于同事們都知悉他在找哥哥,因此不準他往曼哈頓下城走。當同事們陪著他隨人潮像逃難般的快步走在皇后大橋上時,放眼所及,除了一片硝煙彌漫外,熟悉的世貿大樓已經消失了!拔以僖矡o法控制淚水,而心也一直往下沉。當我花了六個小時走到家門時,我全然崩潰,因為我知道不能承受失去手足的事實”。

  江漢與江淮相差八歲,江淮在家中排行老大,江漢是老么,介于他們之間,江漢還有二哥江浩、姐姐江萍。而也許是“淮河”、“漢水”的關系,江漢與江淮感情最深厚。

  ●言猶在耳手足斷 來生再續(xù)兄弟緣

  這些年來兄弟倆的生活愈來愈好,江淮兩個孩子在學業(yè)及工作上也表現(xiàn)優(yōu)異。就在九一一前一天(9月10日),江淮還表示,再不多久,他就可以做他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辭去工作,全時間奉獻教會。

  江漢說:“言猶在耳,我卻被迫面對他突然的消逝。那幾天我一家家醫(yī)院去找他,明知希望渺茫卻不肯放棄,焦急等待每一波宣布的傷員名單,每次都在義工輕拍我的手臂及安慰聲中讓我墜入更深的痛;當我向警局報告失蹤人口,需要填寫長達十頁的表格,我驚訝自己對他的數(shù)據竟是如此熟悉,原來那一同成長的軌跡早已嵌入我的生命歷程中。”

  江漢在華人小區(qū)主持的廣播節(jié)目,多次和聽眾探討如何面對生與死,“以為自己已經能坦然面對了,哪里知道在剎那間手足被斬斷的椎心之痛,卻使我根本無法承受!

  事件發(fā)生后,江漢完全忘記自己是一家之主的“成人”角色,一想起這場人間悲劇讓他頓失手足,他就無法克制心中的悲痛。“那時我只想到自己的角色是‘弟弟’,痛心自己的成長歷史被燒毀,扶持力量被炸碎。那些日子我和老父親通電話時,都是強作鎮(zhèn)定。而我與兄姐通電話時,卻都是未語先落淚”。

  江漢說:“我是父親的老來子,爸爸跟我最貼心。哥哥出事后,反而是爸爸經常安慰我。爸爸今年92歲了,他總是說:‘孩子埋葬父母是埋在土里,父母埋葬孩子是放在心里。老大走了,我是把他葬在心頭啊……。’爸爸又說,在江淮51年作兒子的日子里,他從不曾頂嘴”。每次江漢聽到父親這樣說,都心如刀割,“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相對來說,父親比他堅強多了。

  他說:“我平日遇到事情喜歡‘叫’,但一輩子我從未聽過哥哥complain(抱怨)!苯瓭h說,雖然時間會沖淡悲痛,但這份傷痛是不會褪去的,“手足已斷我豈能再完全?但就像淮河漢水一日不斷流,這份手足之情決不會因大哥不在而稍減,可是我又多么希望能與他再續(xù)一段兄弟緣啊!泵棵肯氲浇匆簧囊娮C,這條路他走的是那么喜樂、那么豐富,他喜樂笑容承載的是滿滿的愛,他的信心充滿榮耀,“我想,這就夠了!

  ●用生命換取美國人民對華裔的尊敬 曾喆舍己救人豐碑矗立華埠

  28歲的華裔青年曾喆,在九一一世貿恐怖襲擊事件中因舍己救人喪生,《紐約時報》稱曾喆是一個“完全忘我的人,他的行為是真正的英雄表現(xiàn)”。曾喆1988年15歲時才隨父母家人從中國廣州移民美國,1995年從羅徹斯特大學電子工程專業(yè)畢業(yè),1998年獲MBA學位,然后進入華爾街1號的紐約銀行任職經理,負責外國公司在紐約的上市工作。

  2001年9月11日世貿中心遭飛機撞擊,本身是義務救生員的曾喆,在脫險后重返現(xiàn)場救助受傷人士,幾分鐘后,世貿大廈坍塌,曾喆遇難。幸虧美國FOX電視臺無意中拍下他在現(xiàn)場救人的鏡頭,他舍己救人的事跡才為世人所知。

  九一一后,岑嬌嫻一時難以承受喪子之痛,終日以淚洗面,身高160公分的她,當時體重只剩下97磅。九年過去,時間是療傷止痛最好的良藥,今天的岑嬌嫻,終于擦干淚水,走出悲情,以做義工回饋小區(qū)關懷。

  岑嬌嫻在接受世界周刊專訪時,一再叮嚀透過該刊,向多年來所有幫助過她的人士致謝。她說,雖然她難以形容失去愛子的痛苦,但深切體會到人間有愛,她以兒子舍己救人為榮,尤其兒子的犧牲,換來全美各族裔對華裔人士的尊敬,而以“曾喆”命名的街道(Zhe“Zack”Zeng Way),在九一一三周年紀念時,其路牌矗立在紐約華埠哥倫布公園東北角的擺也街(Bayard ST)與茂比利街交口,這是全紐約市目前為紀念九一一亡靈而命名的街道中,唯一以亞裔命名的街道,將為后世永久紀念。岑嬌嫻說,華埠是紐約市的重要觀光景點,她覺得兒子用生命換取美國人民對華裔的尊敬,從這個角度來說,兒子的犧牲是值得的。

  ●岑嬌嫻活出自我 做義工回饋小區(qū)

  8月26日,記者與岑嬌嫻約在紐約華埠會面,差點認不出如今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衣著打扮入時的岑嬌嫻。站在“曾喆路”路牌下,她百感交集,雖然說起兒子仍眼泛淚光,可堪告慰的是,她已經活出自我,化大慟為大愛,每周五天在老人中心做義工,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生活多姿多彩,充實而忙碌。

  原職教師的岑嬌嫻,移民赴美后任職衣廠女工。由于兒子罹難,小區(qū)源源不斷給她送去關懷,逐漸撫平了她內心的哀痛。她意識到,只有照顧好自己,兒子泉下有知才會安樂!叭丝偟妹鎸ΜF(xiàn)實,自我堅強,死去的親人絕對不希望我們愁眉苦臉,活在痛苦中不能自拔。”

  她說,自從事件發(fā)生后,許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伸出援助之手,給她支持打氣,邀請她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岑嬌嫻覺得最有意義的是,因緣際會踏上做義工的道路,在助人中獲得快樂,感覺與生前助人為樂的兒子更加親近了,從中找到了精神寄托,而她最感謝的人還有自己的母親。曾喆罹難后,岑嬌嫻居住在波士頓的老母親,不斷在電話中為女兒打氣,岑嬌嫻既慚愧又感動。她想,母親一生艱難困苦,歷盡滄桑,但從不向厄運低頭,“不要以為自己不幸,要想到這個世界還有許多比自己更不幸的人”。這樣轉念一想,岑嬌嫻豁然開朗,覺得“不能再鉆牛角尖”。

  對于有些難屬至今無法撫平喪失親人之痛,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岑嬌嫻表示同情和難過。她舉例,布魯克林有個陳姓人家,兒子也是喪生世貿大樓。九一一之后數(shù)天,岑嬌嫻失去愛子下落,到處張貼尋人啟事,陳父看到后,發(fā)現(xiàn)彼此都住在羊頭灣,便主動聯(lián)絡她。遺憾的是,陳母無法承受喪子之痛,哀痛逾恒,以致身體每況愈下,至今生活已無法自理,甚至連洗澡也要假手于人。岑嬌嫻雖然與她同病相憐,但深感愛莫能助。

  岑嬌嫻說,陳家有一子一女,女兒也在世貿大樓工作,那天本來要回辦公室開會,鬼使神差因事耽擱,逃過一劫,否則陳家很可能“失去兩個子女”,將造成致命性打擊。

  岑嬌嫻因做義工服務老人不遺余力,三年前曾獲市議員尼爾森(Mike Nelson)頒發(fā)“最佳義工”獎。除了做義工,岑嬌嫻還熱心公益。2007年3月,為紀念在九一一事件中舍己救人的華裔英雄曾喆和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為國捐軀的華裔子弟林宏呈,她與紐約華人家長學生聯(lián)合會及其所屬的模范母親聯(lián)誼會和林宏呈家屬發(fā)起成立“華裔國家英雄救難基金”。另外,岑嬌嫻還投入美國民安隊服務救難的行列。

  現(xiàn)年66歲的岑嬌嫻,在做義工的日子,無意中發(fā)掘了自己“能歌善舞”的潛質。她的舞蹈老師崔龍章就夸她不愧是“英雄母親”,“反應快,學得好,是個好學生”。無論如何,人死不能復生,在世的人,日子總得繼續(xù)過下去!要過得好一點,就要療傷止痛;钪褪窍M,活著就有盼望。(曾慧燕)

參與互動(0)
【編輯:陸春艷】
    ----- 華人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