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突然成為頭號新聞,無非是因為多年來,我們養(yǎng)成了以城市為中心的生活偏好,現在,由于罕見干旱的威脅,農業(yè)才成為了我們每個人關心的話題。
如果不是這場正在蔓延的干旱災害,農民面臨的難題不會如此急迫地擺到我們面前。
筆者生活在城市,若非媒體近日對抗旱保增產的大幅報道,城市市民很難對干旱有如此切身的感受。城市里的人,只知道糧食是可以買的,無非是貴一些還是便宜一些;水是用來洗衣做飯的,很難想起牲畜和麥苗正面臨干旱危機……
許多北方城市一冬無雪,人們只是偶爾感嘆,很少有人想起干渴的麥苗。前幾天報紙的一篇評論說,干旱本已悄然發(fā)生,如何成了突發(fā)新聞?看后感觸非常深。干旱突然成為頭號新聞,無非是因為多年來,我們養(yǎng)成了以城市為中心的生活偏好,現在,由于罕見干旱的威脅,農業(yè)才成為了我們每個人關心的話題。
河南、山東、安徽、甘肅、寧夏、山西……示意圖上,中國版圖是大片大片深淺程度不一的干旱警示。媒體的報道說,河北中南部正遭遇50年來罕見的大旱,夏糧生產遭遇嚴重威脅。50年?差不多類似于三年自然災害時的那種災情吧?這不能不讓人震撼。
查閱歷史資料,改革開放前,農業(yè)投資尚能占到整個國有單位投資比重的5%以上,而到1995年,農業(yè)投資的比重只有2%。隨著國家建設重點向城市的轉移,農村原有的基礎設施因缺乏維修管理資金致使效益衰減嚴重,本該由國家主導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卻被轉移到地方和農民身上。同時,隨著大批農村青年外出務工,農田灌溉設施建設更是面臨著新的困境。水利部門前一陣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耕地有灌溉條件的占8.3億畝,其他55%的耕地完全靠天吃飯,而水澆地中,大部分灌溉標準并不高,灌溉設備嚴重老化失修,真正旱澇保收的只有兩億多畝(據2月6日《法制晚報》)。
前兩天,筆者到河北某地農村去,當地的農民說,有部分農田已經干裂,如果到時候弱苗、小苗很多,再澆不上水,怕是都要枯死了。同行的一位年長同事說,現在農村的農田灌溉和農業(yè)水利工程,大多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打下的基礎,此后雖然有所完善,也有糧食豐收的事實,但基本是在吃老本。
近日,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已經批示全力抗旱,各地也在緊急動員。希望干旱緩解之后,我們能從加強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度,國家資金、政策、科技能不斷傾斜和加強,這或許才是這場干旱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