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進入快車道”來形容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那用“火箭般躥升”來形容公務員報考熱一點也不為過。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大學生非要考公務員呢?除了日趨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和公務員本身極具誘惑力外,社會資源極度傾斜也是大學生考公務員一族迅速膨脹的關鍵原因。(10月16日《中國青年報》)
以經濟為主的社會資源,之所以向公務員傾斜,是因為公務員掌握著組織資源,如審批權、配額權等。這帶給我們兩點啟示:一是在靠市場優(yōu)化配置資源的今天,政府部門的組織資源依舊過多,這讓公務員在政策變動過程中屢屢最先受益;二是掌握行政審批大權的公務員,具有通過權力設租尋租的“便利”條件,這也促使社會資源主動向公務員靠攏。
公務員具有掌控組織資源的優(yōu)勢。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掌握著組織資源的公務員,可以在政策的變動中優(yōu)先獲得好處。從大的方面說,在房地產改革、國有企業(yè)改制等過程中,最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有很多是公務員出身;從小的方面看,相比其他行業(yè)、職業(yè),公務員的社會保障制度最完善、工資持續(xù)增長最有保障等等。
要改變“公務員極具誘惑力”的現(xiàn)實,首先要靠穩(wěn)定的制度,而不是經常變動的政策。中國社會是一個典型的政策主導型社會,公共部門制定的政策對社會資源的變動具有巨大的影響。在政策的制定和變動過程中,掌握著組織資源的公務員,就容易成為最先的受益者。在穩(wěn)定的制度下,公共部門的組織資源能力就可以被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但在變動的政策下,公共部門這種組織資源能力就容易產生自利的沖動。
其次,要解決權力對社會資源的設租尋租問題。有一種觀點是以審批權限制減少權力設租尋租的空間,但這無異于抱薪救火。因為權力設租尋租的根本癥結就在于公共部門的行政審批權,以行政審批限制遏制權力設租尋租,只能是進一步制造設租尋租的條件。解決的關鍵是市場化,社會資源主要靠市場配置而不是行政權力配置,這樣社會資源才不會對公共部門和公務員有趨近沖動,否則,社會資源“偏愛”公務員仍就不可避免。(王 攀)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