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參觀了位于大阪府的松下電器公司,受到五百五十余名松下員工的熱烈歡迎。圖為胡錦濤與部分松下員工和接受松下獎學金資助的中國留學生代表親切交流。 中新社發(fā) 朱沿華 攝
|
將近24年前,劉江永31歲,參與接待3000名日本青年訪華。
回憶那段經(jīng)歷,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劉江永教授記憶猶新,拿出當年日本青年訪華團一面團旗和三枚徽章。
談及其中一枚帶有日本富士山和中國黃鶴樓圖案的徽章,劉江永介紹說,“這是中日青少年交流的印跡,是中日友好的見證”。
這位如今以日本與東亞地區(qū)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學者認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6日至10日訪問日本的“暖春之旅”有著特殊背景,是“天時”、“地利”和“人和”使然。
天時
落座新華網(wǎng)“新華國際訪談”演播室,劉江永9日說,就“天時”而言,中國現(xiàn)階段處于一個新起點:今年是北京舉辦奧運會之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
而且,中日關系如今也處于一個新起點: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同時也是中日雙方克服種種困難、障礙和曲折,使兩國政治關系告別21世紀初經(jīng)歷的不正常狀態(tài)。
他認為,在這種意義上,胡錦濤主席作為中國國家元首本世紀第一次訪問日本,標志著中日關系正處于新起點,可以說是“天時”。
劉江永說,胡主席訪日的重點,是與日本領導人就中日關系21世紀發(fā)展共同作出規(guī)劃,同時也是進一步建立相互信任關系,特別是雙方經(jīng)過磋商,在最大限度內(nèi)凝聚共識,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兩國領導人簽署的第四份政治文件。
中日第四份政治文件,7日由胡錦濤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簽署,名為《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zhàn)略互惠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
中日之間先前三份文件分別是中日兩國政府1972年9月29日簽署的《中日聯(lián)合聲明》,以中日實現(xiàn)邦交正;癁閮(nèi)容;1978年8月12日簽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11月發(fā)表的《中日聯(lián)合宣言》,宣布兩國建立“致力于和平與發(fā)展的友好合作伙伴關系”。
地利
談及“地利”,劉江永指出,中國和日本畢竟是近鄰;中日2000多年交往史上,雙方絕大部分時間處于友好狀態(tài),相互頻繁交往、取長補短。
但是,中日關系史上,也有過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戰(zhàn)爭的不幸時期。
他說,中國和日本是亞洲地區(qū)兩個重要的強國,雙方如今都感到兩國不僅地理上接近,心靈上也應該靠近,兩國有必要共同為振興亞洲、為世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他認為,中日“須對對方有明確認識,那就是,中日兩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都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相互之間的戰(zhàn)略判斷應全面客觀”。
因此,在這位中華日本學會《日本學刊》編委看來,胡主席與福田首相簽署的聯(lián)合聲明有一項重要表述,即“長期和平友好是中日兩國的唯一選擇”。
“我認為,”他說,“這句話分量很重,實際體現(xiàn)了(先前)三份政治文件的基本精神,并且也是為戰(zhàn)略互惠關系注入了靈魂。”
他說,第四份政治文件對先前三份政治文件有著相當大的繼承性,除了肯定中日還要遵守先前三份文件的精神和原則,還以兩國領導人簽字形式確認了那三份文件。無論就歷史、還是就臺灣問題,三份文件都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并特別強調(diào),中日要根據(j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展兩國關系,不以武力威脅方式解決兩國之間的任何爭端。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