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7月7日,日本人在盧溝橋旁的一聲槍響,劃破了一座城的寧靜,激起一支憤怒的軍隊,更喚醒了一個沉睡的民族!捌咂呤伦儭,一個耳熟能詳?shù)氖录,中華民族自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8年。
70年過去了,那些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都已逐漸走向時光深處。當年在盧溝橋的石獅注視下與日軍浴血奮戰(zhàn)的10萬國民革命第二十九軍將士,如今在全國也僅剩下7名,而這7部已屆耄耋之年的“活歷史”,也在漸漸消逝。
時值“七七事變”70周年來臨之際,本報尋訪了國內最后7位“七七事變”老兵以及著名“七七”將領宋哲元、佟麟閣、趙登禹的后人,意在記住他們的名字,留下他們的記憶,緬懷那段英雄的歷史。
1937年7月7日,北平大雨初停,悶如蒸籠。
那一天,來自河南項城的崔金品在37師師部如常值班,當天的電話和電報奇多;17歲的張可宗則在河間府聽聞北平局勢緊張,憂心忡忡。
那一天,18歲的趙金典在頤和園大門前站崗,瞪圓的雙眼怒視著招搖過市的日本兵;21歲的馬玉槐則在長辛店照常練習他的4式槍、4式刀和4式拳。
那一天,219團3營戰(zhàn)士馬步先在宛平城內聽著日軍近乎挑釁的演習聲,緊張得連刀柄都攥出了水;217團機槍連班長孫敬生則與戰(zhàn)友高唱了一遍《八德軍歌》和《吃飯歌》。
那一天,17歲的軍訓團學員李鴻斌在南苑軍營溫習剛學過的軍事理論,對面200米處是日本歐亞航空公司,日本兵頻繁穿梭其中。
然而,僅僅幾個小時后,一陣鳴響于盧溝橋的槍聲,將這7個素不相識的29軍士兵的命運連結在一起。“七七事變”爆發(fā),中國全面抗戰(zhàn)的序幕拉開,中華民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70年后的今天,當年那些共赴國難的熱血青年,大都已相繼離去,存活者也都是耄耋老者。作為“七七事變”的親歷者,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部珍貴的“活歷史”。
然而,再頑強的生命也難敵歲月的消磨。前些年,親歷“七七事變”的29軍老兵在國內還能找到18名,但到了2006年,這個數(shù)字便驟減為9名。隨著今年上半年天津馮義田老人和河北韓立才老人的先后離世,如今仍在世的29軍老兵在國內只剩下7名,他們大多已是年逾9旬,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今年是“七七事變”70周年,為保存下這些隨時可能消失的記憶樣本,本報記者輾轉找到7名老人,記錄下他們當年所見證的“七七事變”,并還原70年前那場震驚中外的戰(zhàn)事的部分細節(jié)。
每天抱著槍睡覺
趙金典記得,北平的氣氛,從1937年6月就開始緊張起來。日軍陸續(xù)入關,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與平津地區(qū)的中國守軍29軍成對峙之勢。
當時的趙金典是頤和園的一名門衛(wèi)。年僅18歲的他體格過人,參軍不久便被選入特務團手槍營—— 一支專門負責保護師部的精銳部隊。
白天站崗時,趙金典時常能看見日本兵排著方隊,喊著聽不懂的口號穿街過巷。有時候甚至還有坦克車跟在后面。這陣勢驚擾了不少北平市民,但日軍卻美其名曰為“演習”。
生性耿直的趙金典看不慣日本人這副囂張嘴臉。每次有日本部隊經(jīng)過時,趙金典都把身體挺得筆直,瞪圓了眼睛。師部首長好幾次稱贊他“沒給中國軍人丟臉”。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