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日天天操天天射天天综合网,疯狂伦交在线丰满少妇a级毛片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幕將啟 普查員面臨“入戶難”(2)

2010年10月22日 09:43 來源:浙江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入戶普查有多難?本報記者親歷其中甘苦

  普查員,累人的活

  咚咚咚,“包大姐,開開門,人口普查啦!”10月16日,我走進杭州市下城區(qū)長慶街道十五家園社區(qū),跟著人口普查普查員兼指導員吳根弟大姐,挨家挨戶去敲門。

  敲門做啥?就是請居民填寫兩張表——《戶主姓名底冊》和《杭州市戶籍人口市內流動情況記錄表》,為2010年11月1日零時正式啟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做好清查摸底。

  今年普查更細致

  盡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10年11月1日零時,但準備工作早就啟動了。為了做好準備工作,確保第六次人口普查順利進行,杭州還采取了綜合試點的辦法。

  這次我去的十五家園,就是杭州市下城區(qū)的人口普查試點社區(qū)。試點期間,長慶街道人普辦負責人小樓天天往十五家園跑,經常忙到晚上九十點。她說,十五家園人員情況比較復雜。

  據(jù)了解,十五家園社區(qū)居民,大部分是絲織廠等工廠的退休工人,老年人居多。另外,還有約1/3是外來租客,大多數(shù)是在絲綢城里做生意的商人,還有部分是在附近樓宇上班的小年輕。

  吳大姐當社工整整13年了,據(jù)說超過十年工齡的社工,整個長慶街道現(xiàn)在也只有三個人。十年前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像吳大姐這樣的年輕社區(qū)居委會干部就是主力。“那次我跑了幾百戶人家。”

  盡管是“老手”,吳大姐卻感嘆,人口普查工作比十年前更細致。原來,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吳大姐只要按照公安提供的戶口信息,對戶口在本社區(qū)的住戶上門進行清查摸底就行了。

  “這次,不管戶口在不在本社區(qū),只要人住在這里,都要進行登記!绷硗,除了登記信息要手工正確編碼,還要進行電腦錄入。吳大姐嘲笑自己動作慢,難免要在電腦上花很多時間。

  一戶也不能漏

  接到電話說我要去采訪,跟著她做回普查員,吳大姐特地交代:“不要太早過來,太早了老人家在外面鍛煉身體,年輕伢兒還在睡覺。難得休息天,就讓他們睡個好覺吧!币虼,我們約好上午九點半在社區(qū)服務中心見面。

  見面時,小樓也在。她跟我說,本來也考慮外聘大學生來做人口普查,但仔細想想,要進居民家收集信息,最關鍵的是敲開人家的門。“但年輕大學生上門,經常會被當成上門推銷的!毙钦f,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這次人口普查的骨干力量還是社區(qū)干部。

  不過,我跟吳大姐走訪了100多戶人家,基本沒遇到不肯開門的情況。她說:“基礎和觀察很重要!眳谴蠼阏f的基礎,當然是指她平日在十五家園社區(qū)工作。居民看見她這張熟悉的面孔,自然也很放心。觀察,就是要平時多留意,這戶人家的作息時間如何,找個恰當?shù)臅r間上門。

  “就算是平日相熟的居民,也要挑好時間,或打電話預約。我一般下午5時左右出發(fā),晚上8點多回來。太晚了不好,老人家要早睡的,白天去有些上班族家庭根本沒人。”對吳大姐來說,老人家庭和一般上班族家庭,都是比較好“對付”的,麻煩的就是租住在這里的商人和上夜班的年輕人。

  吳大姐說,為了抓住這些商人的空閑時間,她真是費盡了心思,有時甚至算好時間,到樓道入口等他們回來,然后一起進屋登記信息。

  對于上夜班的年輕人,吳大姐一般就下午三點左右,掐著他們起床之后、出門之前的時間去。“都是外地人居多,基本還是愿意拿出身份證來配合登記的!

  一天最多跑十來戶

  “你說要來,我特意留了最后五戶等你,要不昨天就跑完了。”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吳大姐帶上我出門了。出門前,她不忘從包里拿出證件掛在脖子上,還整理了下儀容。

  按照計劃,先要到15幢陳家,不巧的是,我們去時陳家人剛好出去買菜了。樓下居民說:“你等等,馬上就會來的!辈贿^為了充分利用好時間,吳大姐還是帶著我去下一家了。

  走到19幢時,在樓下碰到了方師傅。吳大姐笑著問道:“方師傅,人口普查,上你家坐坐好不?看看戶籍本和身份證,蠻快的!狈綆煾岛軣崆榈卣f:“人口普查總是要配合的,歡迎歡迎!

  進去之后,吳大姐立即拿出戶籍本仔細詢問,將信息用鉛筆登記在《戶主姓名底冊》上。為什么用鉛筆?我隨口問道!靶畔⒂袝r會登錯,有時會發(fā)生變化,用鉛筆做最好,方便改動!眳谴蠼憬忉尩。

  方師傅家就住著他和老伴,戶口也都在這里。女兒嫁出后,戶口也遷出了。“這是典型的人戶一致家庭,算是最好清查摸底的!闭麄過程花了5分鐘。

  下一戶開門的是位個子不高但很精神的老太太,叫包桂仙。

  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雖然不大但挺亮堂?蛷d墻壁上掛著一張肖像,吳大姐說這是包奶奶已過世的丈夫,如今包奶奶一個人住。

  不過包奶奶遞出來的戶口簿,上面卻寫著是九蓮新村的地址。原來,考慮到后代教育和學區(qū)劃分,兒子媳婦和包奶奶互換了戶口。也就是說,包奶奶雖住在這里,但戶口卻在兒子家的九蓮新村。而兒子、媳婦和女兒、外孫的戶口雖在這里,人卻住在杭州其他小區(qū)。

  在填寫好《戶主姓名底冊》后,吳大姐拿出《杭州市戶籍人口市內流動情況記錄表》,將包奶奶和其余四人的戶籍信息填上。

  我說今天很順利啊。吳大姐說,是的,有時順利的話一天能跑十七八戶,但不順利時就只能跑三四戶。這100多戶,她用了十幾天時間跑完的。

  我承諾為你保密

  吳大姐說,一般家庭只要做“短表”就可以了,頭痛的是做“長表”。我后來從小樓那里了解到,像吳大姐這樣的指導員,除了要負責指導四個普查員的普查工作,審核他們做的“短表”,還要隨機抽取10%住戶做“長表”。

  與“短表”相比,“長表”要填寫的內容更具體。像是,燒飯是用什么燃料,煤炭還是天然氣;有沒有廚房、廁所,有幾只抽水馬桶;戶口為什么要外遷,遷出多久了;兩人同居是已婚還是未婚,婚姻狀況如何;從事什么職業(yè),月收入多少……

  吳大姐說,像有多少只抽水馬桶這樣的小事,有時全憑眼力。但問起婚姻狀況這些較隱私的問題,總是有點尷尬的。“也許住戶已離婚,但就不想讓人家知道!

  在走訪最后一戶家庭時,戶主在吳大姐耳朵邊輕語了幾句。原來,戶口本上寫著婆婆也是住在這里的,但實際上婆婆并不在家!八牌潘腿ゾ蠢显鹤×耍幌胄^(qū)其他人知道,怕人家說是非!

  吳大姐說,作為指導員、普查員,他們上崗前還與下城區(qū)簽訂了保密協(xié)議,上面規(guī)定他們因工作接觸、保管、使用甲方的人口資料,不能通過任何途徑泄露給第三方。而11月1日正式啟動入戶登記時,他們還要與普查對象簽訂協(xié)議,承諾住戶提供的身份資料不會被泄露。

  “我想這是很基本的要求!眳谴蠼阏f,比起十年前,居民的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強多了。因此,每次吳大姐離開時都會同受訪者說一句:“你放心,今天我們的調查內容都不會外泄的!

  普查中的那些事兒

  杭州:

  懂外語的社工來幫忙

  杭州在這次人口普查中,用的多是老面孔——社區(qū)干部。據(jù)說,這么做可以保證大部分居民家的門,都能被順利敲開。

  但今年老外也列入普查對象,社工大媽就吃不消訪問了。長慶街道人普辦負責人樓旭女說,杭州市下城區(qū)長慶街道王馬社區(qū),里面住了七八十個外國人。大部分講英語,還有講日語、阿拉伯語的。 “好在現(xiàn)在社工隊伍里有許多大學生,有些還是專業(yè)英語六級、八級的高材生,這回就派上用場了。”年輕社工一起上門,使普查順利進行。

  記者 鄧國芳

  紹興:

  查出“蹭戶口”的

  “這房子我們住了20年,居然還有別人的戶名,真是不可思議!绷罱B興邱女士感到詫異的是,一個叫金友來的戶名在2004年遷到了這個地址,并和她共享同一個房產權長達六年。

  在近期人口普查的時候,社區(qū)普查員已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況。后經核實,原來是金先生當初申請房產證時填錯了地址,后來遷入戶口時,又將錯就錯,才出此狀況。

  據(jù)《紹興商報》

  溫州:

  引發(fā)“DNA鑒定熱”

  溫州醫(y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是經浙江省司法廳核準登記,提供正規(guī)親子鑒定服務的機構。第六次人口普查開始以來,這里比平日熱鬧了許多。

  據(jù)了解,今年我國開展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明確對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及時登記落戶,普查信息將不作為行政處罰依據(jù),這成為此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一大亮點。對于那些無出生證明的超生、非婚生子,申報戶口時,提供其父親或母親的申請報告、戶口簿、具有《司法鑒定許可證》的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親子鑒定書以及無出生證的說明等材料予以辦理。而對于不是從民政福利機構抱養(yǎng)的孩子,要想給孩子落戶也需做DNA鑒定,此舉為避免超生家庭謊稱孩子為抱養(yǎng),以逃避計生處罰。以上兩點原因,雖然花費不菲,但為了落戶,很多人都去做DNA鑒定。

參與互動(0)
【編輯:鄧永勝】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