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国产爆乳无码无圣光在线观看,国产换脸二区手机影院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chǎn)新聞
    上海住房公積金對投資投機性購房貸款收緊
2010年01月06日 10:54 來源:上海青年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二套房公積金貸款收緊新政發(fā)布后,市民對此十分關注。昨天,市公積金管理中心進一步發(fā)布2010年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貸款政策具體實施細則,其中明確: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超過33.4平方米,第二次貸款購房,即認定為購買非改善型住房。針對非改善型住房的“投資投機性購房”如何界定額度沒有明確。只是稱:對投資投機性購房最高可貸額度將會比購買改善型自住房的要低,其首期付款比例也要比購買改善型自住房來得高。

  確認額度二套改善型住房最高貸60萬

  “2010年執(zhí)行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貸款政策”自今年1月1日起實行。市公積金管理中心表示,“貸款政策”體現(xiàn)了中央對房地產(chǎn)市場調控的要求,進一步發(fā)揮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在本市住房保障中的作用,使廣大普通收入家庭能盡快提高和改善“住有所居”的水平和條件。

  據(jù)了解,2009年上海房地產(chǎn)市場和全國絕大多數(shù)城市一樣出現(xiàn)房價上漲,交易量上升的局面。因此,在鼓勵和支持市民購買普通自住住房和改善型住房同時,必須有效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和房價上漲過快的勢頭。

  公積金管理中心表示,“貸款政策”正是充分體現(xiàn)這個要求。對購買第一套普通自住房的最高限額仍然保持80萬元;對購買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最高限額為60萬元。首期付款為不低于所購房屋總價的20%。

  非改善型人均建筑面積超33.4評二次貸款

  根據(jù)“貸款政策”,對改善型還是非改善型住房,以購房人在購房前的人均住房面積是低于(等于)還是高于全市的人均住房面積來判斷。

  “貸款政策”明確,對人均住房面積低于本市平均水平,再次貸款購買第二套普通自住房,且有兩個人及以上參與貸款的借款家庭,每戶家庭最高貸款限額為40萬元;若有補充住房公積金的,每戶家庭最高貸款限額為60萬元;只有一個人貸款的家庭,最高貸款限額為20萬元;若有補充住房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限額為30萬元。對投資投機性購房,從緊掌握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那么,究竟何謂“人均住房面積低于本市平均水平”?昨天,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也就此予以了明確——根據(jù)市統(tǒng)計局公布的統(tǒng)計資料,2008年上海市城鎮(zhèn)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為33.4平方米。也就是說,目前,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超過33.4平方米,第二次貸款購房,即認定為購買非改善型住房。

  仍有疑問投資投機性購房可貸額度未明確

  另外,對于“貸款政策”中明確的“對投資投機性購房,從緊掌握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公積金管理中心也予以了解讀。

  據(jù)了解,投資投機性購房最基本的條件是購買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非改善型住房。

  “在具體執(zhí)行中,對投資投機性購房最高可貸額度將會比購買改善型自住房的要低,首期付款比例要比購買改善型自住房要高,具體情況將根據(jù)每個購房貸款申請人的情況審核后確定。”公積金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解釋說。

  【鏈接】

  普通自住房套數(shù)認定

  公積金管理中心還特別就“貸款政策”中有關普通自住房套數(shù)的認定方式再次作出說明和提醒:

  根據(jù)“貸款政策”,認定第一次還是第二次購房的辦法,首先是看是否第一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同時也可查看市房地產(chǎn)交易中心提供的借款人名下的住房情況。

  如購房人需要做組合貸款,無論是確定是否首次購房,還是確定是否改善型住房都以貸款受理銀行認定的結果為準。特別要強調的是即使你是第一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但是市房地產(chǎn)交易中心提供的資料證明你是第二次購房或是非改善型購房,且銀行依此得出結論,那么市公積金中心只能為你提供相應的公積金貸款,如果是改善型的就是最高可貸額度為60萬元,如果是非改善型的要從緊掌握。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