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濟適用房的話題最近又熱了起來。先是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有關負責人為經濟適用房“松綁”,表示各地可以因地制宜決定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比例。而后,一直主張取消經濟適用房的專家和學者們很快回應,如張曙光就重新強調:經濟適用房既無現(xiàn)實價值,又容易滋生腐敗和分配不公,早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應該承認,自取消福利分房以來,經濟適用房制度在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穩(wěn)定住房市場價格上,的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現(xiàn)實操作過程中,一些人為因素又經常使既定形式出現(xiàn)走樣,使改革初衷產生異味。由于定價權和分配權操于官員之手,權力與市場之間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尋租場;由于政府對房屋售價控制不嚴,開發(fā)商很容易獲得不合理的巨額利潤;特別是由于監(jiān)管不到位和征信體系的不完善,炒房者很容易捕獲這種保障品,使低收入人群望洋興嘆。
為低收入階層提供住房保障,應該說是個世界性難題,許多國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依然做不到盡善盡美。相比而言,我們的國情比較特殊,土地所有制與眾不同,市場尚處在初級階段,歷史欠賬又太多。因此,我們既不能簡單復制別人的現(xiàn)成模式,又必須正視自己的管控能力和誠信水平。我們試圖想把什么都管起來,所以就設計了各種層次的住房保障品。事實已反復證明:這是不必要的。
如果說市場是物質世界的話,那么,政府提供的各種強制保障品,就很像實驗室里制造的“反物質”。適量的反物質與物質進行碰撞,能夠產生比核聚變更為劇烈的反應,得到我們所期待的效果。但是,過量的反物質與現(xiàn)實世界進行碰撞,就會產生不可預料的可怕的后果,甚至毀掉整個世界。經濟適用房等住房保障品,其實就是在現(xiàn)有市場之外另設了一個市場。這種特殊的“市場”如果失控,大量的“反物質”進入現(xiàn)實的市場中,社會的反應和市場的排斥是可想而知的。對一個健康的市場而言,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當然,經過幾年的摸索,國家在政策層面上也確實參考某些國家的先進做法,對經濟適用房進行了規(guī)范和調整。比如,明確要求經濟適用房建筑面積要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購買后不滿5年的,不得直接上市交易;確需轉讓的,由政府按原價并考慮折舊和物價水平予以回購。但是,由于各個國家在政府效率和管控力度上是有差異的,許多好的做法移植到我國,也不一定能夠產生好的效果。所以,對許多買不起房的低收入者而言,經濟適用房始終是“水中月、鏡中花”;對一些喜鉆法律空子的宵小之徒而言,經濟適用房始終是一條堵也堵不住的牟利渠道;特別是對那些處在“土地財政”和企業(yè)短期行為影響下的百姓而言,那些越來越遠離市區(qū)、越來越以次充好的經濟適用房,早已顯得既不“經濟”,也不“適用”,稱之名存實亡絕不為過。
從國情、“政情”考慮,我們在住房保障品的設計上還是應以簡單、易行、便于管控為宜。香港政府只負責提供廉租房的政策思路,就很值得內地參考;山東某些地市改“補磚頭”為“補人頭”,向低收入人群發(fā)放補貼而取消經濟適用房的做法,也很值得其他地方借鑒。從市場規(guī)律來說,經濟適用房(包括各種“限價房”)的缺失,市場完全會自動補上。市場略微向下探探身子,百姓再努力向上踮踮腳尖,市場這種短暫的裂縫是可以很快彌合起來的。大量由政府提供各種低檔次的產品,有時會嚴重干擾市場本身的自然發(fā)展。一個聰明的政府,應該深刻懂得什么該交給市場,什么又是市場可以解決得比你好。懂得無為、善于“偷懶”的政府,有時恰恰會成為一個有效率、受認可的政府。(葉建平 李佳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