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網站刊登的一份最新報告對中國的房地產投資給出了“基本合理”的判斷,這顛覆了以往認為房地產投資是中國投資增長“熱源”的思維定式。
此外,這篇由國家統計局核算司鄭學工完成的報告,還詳細描述了消費、投資和凈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近30年來表現出的不均衡發(fā)展。
投資過熱隨時可能發(fā)生
報告給出的統計顯示,投資率(投資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和凈出口率在近30年來呈現出加速上升的趨勢,目前的投資率已經從1978年的38.2%上升到去年的42.7%;與投資率不斷攀升相比,我國的消費率則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并呈現下降趨勢,從1978年的62.1%下降為去年的50%,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
“不論與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是與印度、巴西等發(fā)展中國家相比,中國投資率明顯偏高,消費率明顯偏低,”報告認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遠大于消費,目前經濟增長仍是投資主導型的!
但投資主導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存在的潛在風險值得注意。報告認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增長帶動了經濟的高增長,也與每次經濟升溫息息相關!皯撟⒁獾氖,本輪經濟周期的波峰尚未出現,投資過熱的情況隨時都可能發(fā)生”。
住宅投資基本合理
在對固定資產投資率定性“偏高”的同時,對于長期被喻為固定資產投資“熱源”的房地產投資,報告卻給出了“基本合理”的判斷。
報告統計顯示,在固定資產投資常年不斷攀升的同時,住宅投資額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比重卻呈現下降趨勢,已經從1990年的24.1%下降為2005年的20%。
“我國住宅投資的增長速度要快于經濟的增長速度,但慢于固定資本形成的增長速度?梢,固定資產投資率持續(xù)上升與居民住宅的投資關系不大,住宅投資并非投資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另一個指標就是“住宅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統計顯示,德國住宅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最高,平均達到33.1%;美國其次,為26.3%;而我國僅為21.9%。“綜合兩項指標可以看出,我國住宅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是基本合理的”。(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