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日本久久,久久久久夜夜夜综合国产,久久电影国产精品99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羅哲文:與梁思成林徽因等古建筑專家的師生緣
2009年09月01日 16:1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追憶與梁思成、林徽因等古建筑專家的師生緣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同時我從事文物古建工作已有60多年。此刻,我不由地想起了培養(yǎng)我學習古建文物工作技能的老師們,特別是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恩師。

  在中國營造社的學習與生活

  我的老家是四川宜賓,那是個歷史悠久、環(huán)境獨特的城市,因金沙江、岷江等匯聚此處,被世人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

  上世紀30年代的宜賓街道整齊,風貌秀麗。雖然很早就離開了宜賓,但家鄉(xiāng)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個年代,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等教育科研機構因抗戰(zhàn)搬到了西南地區(qū),都在招考,當時的高中生不管畢業(yè)的沒畢業(yè)的都去參加考試。1940年,因抗戰(zhàn),營造學社遷到離宜賓幾十公里的南溪縣李莊。我從小比較喜歡手工技藝和美術,16周歲的時候考上了中國營造學社,當時我家境一般,但是上學可以公費。進入營造學社對我的一生都十分重要。

  中國營造學社是較早研究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學術團體,它的成立可以說是中國建筑史學與歷史建筑保護事業(yè)發(fā)展的里程碑。它最初由朱啟鈐先生創(chuàng)辦,梁思成、劉敦楨等學者于1931年先后加入。

  在中國營造學社,我跟隨梁思成、劉敦楨先生學到了受益終身的知識及做人的道理。

  剛入社時,我主要是做一些細微的工作,比如繪圖。梁思成、劉敦楨先生幾乎是手把手地教我,包括如何測量,如何畫圖,如何使用三角板、丁字尺等繪圖工具,看似都是小事情,但梁、劉先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對我影響很深。在專業(yè)上,尤其是在查閱文獻方面,劉先生也給了我許多指導。

  劉敦楨先生在中國營造學社待了兩年,就到中央大學教書去了。一直到解放以后,他都在編建筑史和古建筑保護等方面的書籍,同時對我國南方的古建筑保護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跟隨劉敦楨半年后,梁思成先生把我安排到了營造學社的法式部。我記得他對我談過這樣的話:“你別看畫圖都是由一條條粗細不同的線條組成的,但線條組織起來就是藝術,特別是建筑圖紙,比工程機械圖紙要求的藝術性更高。不僅是花紋圖樣、裝飾藝術的圖紙有藝術性,就是結構圖紙也有藝術性。比如斗拱、屋檐的層次、斷面和輪廓,都要用粗細不同的線條來表示,線條的交結也不能生硬死板,要恰到好處!

  對古建筑的熱愛和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從那時開始,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

  梁先生對我的關懷是方方面面的,不僅是學習,還包括生活。連“羅哲文”這個名字,都是梁先生幫我起的,我原名叫羅自福,常被人取笑為“羅斯!保谑,梁先生給我改名為“哲文”。從這件小事,能看出梁先生對我細致的關心。還記得有一年,我發(fā)燒高達40多度,梁先生連夜趕到李莊鎮(zhèn)上,請到了一位姓唐的醫(yī)生來給我看病,那位唐醫(yī)生很有名,是同濟大學的教授。這件事讓我很感動,如果不是梁先生及時找到醫(yī)生,那次高燒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在梁思成、劉敦楨二位建筑歷史學科奠基人的領導下,自1932年至1943年,營造學社傾盡有限的人力和財力,對中國11省190縣市共2783處古建筑遺存做了現(xiàn)代意義的科學考察,并對照實例就宋代《營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等古代建筑典籍做了基礎的文獻梳理和理論探索。從此,中國建筑文化遺產(chǎn)正式被認可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果已堪稱是中國建筑界和文物保護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中國營造學社已成為中國建筑學術界的一座圣殿。

  梁、林在中國建筑史上的貢獻

  我認為,梁思成在三個方面對中國的建筑史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一是中國營造學社時期,梁思成把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理念納入了古建筑保護里面。當然,那時還沒有文化遺產(chǎn)的說法,當時人們認為搞建筑是工人的事情,是技術性的工作,沒什么文化可言,但中國營造學社卻從理念上把古建筑的價值凸顯了出來,重視建筑的神韻和文化內(nèi)涵。這是中國營造學社對中國建筑史研究的突出貢獻。據(jù)說清華大學最近正在醞釀建造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估計明后年建成,我覺得這是個好事,應讓后人更多地了解中國營造學社的歷史及其價值。

  梁思成的另外一個重要貢獻是建筑教育方面。1946年,中國營造學社宣告解體,從四川遷到了北平,并入了清華大學。梁思成從那時開始為清華大學的建筑學教育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其實,早在1928年,他剛一回國就到東北大學擔任建筑系主任,一心要為中國培養(yǎng)新型的建設者。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梁思成又想著戰(zhàn)后和平建設需要人才,于是回清華大學籌辦了建筑系,從此,他把自己的后半生投入到中國的建筑教育上。1946年至1972年,梁思成一直擔任清華大學建筑系主任。

  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即使擔負著十分繁重的行政工作,他也堅持親自教課。他十分重視對學生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所以他除了講授中、外建筑史,還經(jīng)常給剛進大學的學生講“建筑概論”,擔任低年級的“建筑設計”課程。他學識淵博,授課方式深入淺出,培養(yǎng)了許多建筑人才。如今依然活躍的許多建筑事業(yè)領導人和學者、專家等,多是那會清華建筑系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比如原建設部副部長、兩院院士周干峙,建筑設計大師張錦秋等。

  梁思成對中國建筑史的第三大貢獻就是以“梁陳方案”為首的設計工作。“梁陳方案”因為許多客觀原因不能被實施,但其中也有一個重要的主觀原因,那就是當時人們的城市建筑思路跟現(xiàn)在不一樣,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有很強的古建筑保護意識。比如,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大家想的是如何發(fā)展生產(chǎn),煙囪林立是鼓舞人心的,是現(xiàn)代化的標志,所以根本不可能想到怎樣去保護古建筑,那是一種集體認識上的偏差,可以理解。

  說到梁思成,我們不能不提林徽因,我很佩服林師母,當時她在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去考察古建筑,是十分了不起的。林徽因與梁思成還共同領導“清華大學營建系國旗、國徽設計小組”設計了國徽圖案。

  1948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北平時,張奚若帶了兩位人民解放軍干部,來到梁思成家中。在一張北平的軍事地圖上,梁、林夫婦劃出了北平的重要文物古跡和古建筑所在地,以避開炮火。北平和平解放后,應解放軍的要求,為了在解放戰(zhàn)爭和接管工作中保護古建筑文物,梁思成主持編寫了一本《全國重要建筑文物簡目》。這段歷史成為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一段佳話。

  從上世紀30年代初至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梁思成和林徽因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余處中國古代建筑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梁、林二人在中國古建筑史上留下的足跡是永遠不會被歷史湮沒的,這對伉儷的故事也一直被人們傳頌至今。

  (口述:羅哲文 整理:本報記者 侯麗)

  名人檔案:

  羅哲文,1924年出生,四川宜賓人。1940年考入中國營造學社,師從著名古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等。1946年在清華大學與中國營造學社合辦的中國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后,先后任職于文化部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文物檔案資料研究室、中國文物研究所等,一直從事中國古代建筑的維修保護和調(diào)查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古塔》、《中國古代建筑簡史》、《長城》、《長城贊》、《長城史話》和《中國帝王陵》等。現(xiàn)任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長城學會名譽會長。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