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祖同根,同源同向;血濃于水,四海共襄”。在河南省鄭州市的大街上,到處可見宣傳祭祖大典的廣告牌。隨著戊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日益臨近,當地媒體鋪天蓋地的也都是關于祭祖的報道。
3月26日,記者在位于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qū)的門口看到,漢闕兩側比往年多了兩棵國槐樹,在此游玩的一位市民告訴記者:“這是前不久前移來的兩棵600年樹齡的國槐,寓意中華民族同根同祖同源、枝繁葉茂!
在陜西省黃陵縣街頭,記者3月19日看到,以軒轅命名的賓館、店鋪到處可見,到黃帝陵祭祀的人絡繹不絕。
在當地開店鋪的一個人得意地對記者說:“這就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號稱‘天下第一陵’,是海內外華人尊崇和景仰的地方。”
“雖然一張門票91元的價格并不算低,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依舊絡繹不絕!本皡^(qū)一位工作人員說,“自從黃帝陵公祭全球首播和宋楚瑜來后,來這里的游人猛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河南和陜西都在對外大肆宣傳與“黃帝”的淵源,而且祭祀的規(guī)格和級別越來越高,“拜祖到新鄭,祭祖到黃陵”已成為“炎黃現象”的一個縮影。
公祭活動向“國家級”邁進
位于黃土高原南部的黃帝陵,坐落在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是中國文物保護中的“陵墓第一號”,被譽為“中華第一陵”。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公祭黃帝陵是以官方名義組織的有嚴格規(guī)模、等級和儀式的大型祭祀活動,起源于春秋時期,自唐代起被列為國家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公祭活動由陜西省領導人主持,每年清明節(jié)舉行。1964年至1979年間,因多種原因公祭活動中斷。1980年恢復公祭活動,歷年都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海內外各界代表參加。
2004年的清明公祭活動更是盛況空前,這次公祭活動由省祭升格為國祭。公祭儀式中的鳴鐘奏樂改為擊鼓鳴鐘,專家挖掘整理的祭祀舞樂第一次作為國家級祭祀禮儀正式演出,更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公祭活動首次進行了全球直播。不久之后,陜西省常務副省長趙正永正式宣布,今后每年的清明公祭黃帝活動都要由陜西衛(wèi)視進行現場直播。
陜西省一位領導同志曾對媒體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陵是中華兒女共同景仰的圣地。自古以來,凡我中華兒女,黃帝子孫,對位于陜西黃陵縣橋山之巔的始祖陵寢無不景仰萬分!
除了黃帝陵本身的不可替代性,黃陵祭祖的巨大影響力和政府與民間的合力推動密不可分。據介紹,圍繞黃陵公祭,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專設了省祭陵辦、黃陵縣祭陵辦、黃帝陵管理局,由陜西省、市、縣三級層層成立的各級祭陵辦,成為常設機構。
而河南省的新鄭市,以黃帝的出生和建都地自居,自1992年開始舉辦炎黃文化旅游節(jié),開展拜祖活動。從2006年起,拜祖活動升格為拜祖大典,主辦單位也升格為河南省政協(xié),由鄭州市和新鄭市承辦,河南將拜祖大典定于每年三月三舉辦,借此打造“中華第一大典”,吸引眾多的華人華僑前來尋根拜祖、觀光旅游。
鄭州市委一位領導干部說:“拜祖大典已成為河南省向海內外推出的重要旅游節(jié)慶活動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共同節(jié)日!
讓新鄭人乃至河南人引以為豪的是,2007年的拜祖活動除迎來了國家領導人和大批海外貴賓外,還迎來了一位很重要的客人——來自臺灣的中國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zhàn)。當天上午,連戰(zhàn)夫婦特意向黃帝像敬獻花籃,并點火上香。在軒轅黃帝祠前,連戰(zhàn)欣然提筆題詞:“掃蒙昧,定中原,世胄文明於焉開!
河南和陜西的“黃帝之爭”
許多游人發(fā)現,和陜西的黃帝陵一樣,河南新鄭的黃帝也被稱為“軒轅黃帝”、“人文始祖”。
不少人發(fā)出這樣的疑問:“黃帝陵不是在陜西黃陵縣嗎?咋又跑到河南去了?”
河南的解釋是:“河南新鄭是黃帝的出生地,黃帝在這里建都立業(yè)……”河南學術界的一些專家表示,在今天的新鄭市乃至河南省,不僅可以看到高大的軒轅黃帝塑像,還可以找到許多和傳說中的軒轅黃帝有關的風物。
陜西對“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認識,則主要來自司馬遷的《史記》。據《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黃帝陵上的文字簡介為:“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是我國遠古時期的偉大人物。他率先民制衣冠,造舟車,營蠶桑,創(chuàng)文字,建醫(yī)學,定音律,演算數,平定戰(zhàn)亂,統(tǒng)一華夏,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最初文明,被尊稱為人文初祖。”陜西橋山上的黃帝陵,早已成為海內外華人每年清明公祭始祖的場所。
對于學術界比較熱鬧的這個爭議,有一種比較中立的說法認為,河南省新鄭市是黃帝出生、創(chuàng)業(yè)、建都之地,陜西黃陵縣是黃帝的陵冢。而根據中國的歷史傳統(tǒng),人們更傾向于陵墓祭祀。陜西省黃陵縣常務副縣長、黃帝陵管理局局長姜文華就認為:“各方面并不否認黃帝葬在黃陵橋山這個事實,因此其他地方祭祀黃帝都是以其他名義,但我們認為,中國人的傳統(tǒng)是不管出生地還是工作地,祭祀都是埋葬地。”
對于兩地黃帝的爭議,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何光岳研究員卻另有新看法。他通過40年來對大量典籍史料的系統(tǒng)研究考證認為,不少人把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黃帝當作神話傳說中虛擬的人物來看待,這是不對的。炎帝、黃帝在中國歷史上確有其人,渭水中游是中華炎黃文化的發(fā)祥地。他認為,炎帝、黃帝在全國許多地方留下了遺跡,同時華夏大地眾多民族都尊崇炎黃為祖先,建廟立祠,世代祭祀,這是順理成章的。目前海外有7000多萬華僑、華人、華裔,他們尋根問祖,都以自己是炎黃子孫為榮。
炙手可熱的“祭祀經濟”
炎黃子孫遍布全球,他們一刻也沒有忘記故鄉(xiāng)熱土,尋根謁祖業(yè)已成風。全國各地因時而動,大打尋根祭祖牌,變文化資源優(yōu)勢為現實經濟優(yōu)勢,已衍生出了蔚為大觀的“祭祀經濟”。
陜西黃帝陵1980年恢復公祭典禮后,規(guī)模一年比一年大,祭祖程式一年比一年規(guī)范,景區(qū)建設一年比一年好,“祭祀經濟”已成為陜西旅游的金字招牌。
2006年3月,河南省政協(xié)在新鄭舉辦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后,當月接待游客110萬人次,“五一”黃金周又猛增至200多萬人次,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和旅游綜合效益同比增長50%。
在炙手可熱的“祭祀經濟”背后,是巨大的投入。
陜西省黃陵縣黃陵管理局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992年黃帝陵一期整修,投資8000萬元,1997年竣工后,黃陵縣的旅游收入較1992年增加了5倍。2002年黃帝陵進行二期整修,投資2億元。2007年,黃陵縣的旅游景點收入達到5000萬元,旅游綜合收入達1.75億元。
河南為把黃帝故里景區(qū)打造成全國一流精品景區(qū),鄭州市和新鄭市計劃投入3.5億元,對黃帝故里景區(qū)進行改擴建,其中一期投入1.1億元,涉及拆遷、改建、改造等大小工程15項。如此力度不可謂不大,因為新鄭市2006年的財政收入也才有7.3億元。
政府高調投入的背后,顯然不只有緬懷先祖這一單純的動機。
“我們要向陜西祭陵、山東祭孔活動取經!焙幽鲜『袜嵵菔械念I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毫不諱言,“比如可設民間主祭人,拿出若干點火上香、敬獻花籃的名額面向海內外企業(yè)界進行市場化操作。向來賓饋贈的禮品,也可用出售冠名權的方式,由知名品牌公司承擔。鄭州市、新鄭市還在研究拿出幾塊地方,設立‘敬仰林’、‘子嗣林’、‘功德碑林’,并規(guī)范運作,融公益性與營利性為一體!
這些運作其實已經部分變成了現實。拜祖大典舉辦后,鄭州市旅游市場增長顯著。鄭州市旅游局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2316萬人次,同比增長28.7%;國內旅游收入223.5億元,同比增長29.2%,是歷年中增長最快的。
除了直接提升旅游收益,拜祖活動還搭建了一個引資平臺。去年的拜祖大典結束后,鄭州市即召開市情說明暨項目推介會。
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3月20日,鄭州市在香港和北京分別舉行了戊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新聞發(fā)布會,鄭州市有關領導就拜祖大典籌備問題做了詳細的介紹,熱情邀請海內外華人回家拜祖省親。據介紹,今年的拜祖大典將由央視新聞頻道、國際頻道進行現場直播。
陜西省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籌備工作委員會近日發(fā)出公告,向全球首次征集戊子(200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祭文,并公開表示,今年的戊子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于4月4日上午9:50在黃陵縣橋山軒轅殿廣場隆重舉行。公祭典禮舉行當天,軒轅廟前將以彩旗、龍旗裝扮,軒轅橋至軒轅殿通鋪地毯。軒轅橋欄將安置34個大紅燈籠,登陵神道,主要街道,軒轅大道,橋山廣場等地方將用空飄彩球,龍旗,宮燈,花燈等進行裝扮烘托,營造隆重氣氛。
事實上,近年來,由政府主導的公祭之風已在全國多個地方刮起。
在文化資源極其豐富的河南,尋根拜祖并不局限在新鄭一地。周口市淮陽縣的拜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焦作市沁陽縣的神農文化節(jié)暨神農壇拜祖大典、安陽市內黃縣的顓頊帝嚳陵祭祖節(jié)、南陽市桐柏縣的祭祀盤古大典,也都要在農歷三月十八日前依次舉行。(鄧紅陽)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