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免费视频黄,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app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中國紅學會會長:新紅樓還行 人物額妝不好看

2010年08月05日 08:11 來源:北京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觀眾對紅樓愛之愈深,評之愈切

  新版《紅樓夢》即將于9月2日在北京衛(wèi)視播出,因其已在部分地方電視臺播出,圍繞其改編的爭議始終不斷。8月3日至5日,正值中國紅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召開。昨天,本報記者借此機會獨家專訪中國紅學會會長張慶善,他首次談論了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的觀感。

  新版額妝和黛玉之死爭議較大

  記者:新版《紅樓夢》與1987版的相比,有哪些優(yōu)缺點?

  張慶善:新版電視劇《紅樓夢》我沒有全看完,但看過的部分,總體上覺得還行。李少紅首次將《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改編出來,展現(xiàn)在廣大觀眾面前,這是不容易的。新版《紅樓夢》忠實于原著,這同1987版的《紅樓夢》是一致的。影視劇改編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忠實于原著,要忠實于原著的基本情節(jié)、人物基本命運和性格特征。

  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前八十回是依據(jù)曹雪芹的原著,八十回后采用紅學家的“探佚”研究成果,是一種選擇,有的寫得很精彩。新版《紅樓夢》用一百二十回本,也是一種選擇。雖然現(xiàn)在的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著,但它畢竟和前八十回一起流傳了200多年,在廣大的讀者中有很大的影響,也為人們所熟悉。當然,后四十回中確實有許多情節(jié)不符合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原意,因此在改編上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新版的劉姥姥演得比較好。導演沒有把她處理成簡單的滑稽角色,而是演成了一個悲劇角色,體現(xiàn)了她在滑稽中的一點悲情,顯得更加深刻。畢竟劉姥姥是見過世面的人,她不知道別人在開她玩笑嗎?她是一個老于世故的人!她其實就是為了“打秋風”,成心出洋相,這是很悲涼的。

  記者:新版中,最不為學界認同的是什么?

  張慶善:據(jù)我所知,許多紅學家們最不贊同的是黛玉臨死的情景處理。導演想表現(xiàn)黛玉的冰清玉潔,“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吹贸鰜韺а莸膶徝雷非蠛痛竽懺O計,有想法。但在我看來錯就錯在這個大膽表現(xiàn)的對象是林黛玉。林黛玉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她是中國廣大讀者觀眾心中的“仙女”,是“愛”的符號,是眼淚,是悲情,人們不允許對她有半點褻瀆。改編《紅樓夢》真是要小心。

  我覺得新版《紅樓夢》里人物的額妝不好看,顯得不生活化,更像是舞臺妝。演京劇、話劇可以這樣夸張,但電視劇不行。此外,本來演員很漂亮,但這樣化妝后顯得年齡變大了。第三,演員都化這個妝,成了一個模子,都分不清誰是誰了。

  電視劇也可反向促進紅學研究

  記者:您怎么看影視這種藝術(shù)形式對《紅樓夢》的改編?

  張慶善:有人說紅學家干預了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但事實上不是。參與的紅學家只是顧問或文學統(tǒng)籌,電視劇還是導演的藝術(shù)。其實,學者談談對作品的理解,對導演和演員理解《紅樓夢》是有幫助的,對更好地把握情節(jié)、理解人物有好處。

  電視劇改編其實也是一種解讀,圍繞電視劇進行的討論也是《紅樓夢》研究的一部分。通過改編成電視劇,《紅樓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普及,許多年輕人從此愛上了它,甚至走上了《紅樓夢》研究的道路。再說,就算是爭論,也是在推動《紅樓夢》研究的發(fā)展。比如1987版“秦可卿之死”情節(jié)的處理,曹雪芹本來已經(jīng)將秦可卿與賈珍亂倫的情節(jié)刪掉了,但電視劇版還是把它加上了,當時就有不同的意見,有過討論。1987版電視劇還依據(jù)紅學“探佚”的研究成果,新編了最后6集故事,而不是通行的后四十回本子,當時也有過討論。通過這些爭論,使人們對古典經(jīng)典文學改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促進了《紅樓夢》的研究。

  《紅樓夢》是中國人的“圣經(jīng)”

  記者:您如何看待網(wǎng)上熱烈的討論?

  張慶善:《紅樓夢》在中國人心目中簡直就是“圣經(jīng)”,地位不可動搖,人們已經(jīng)把小說上升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所以圍繞其改編的爭議不斷很正常,恰好反映了觀眾對《紅樓夢》愛之愈深、評之愈切的心情。

  從來沒有一部小說可以像《紅樓夢》一樣,引起全社會廣泛的關(guān)注!都t樓夢》完全是靠著自身不可抗拒的藝術(shù)魅力吸引大眾的,可以說能夠讀它的人都可以自命紅學家。《紅樓夢》似乎不是一部以情節(jié)見長的作品,它不像《三國演義》有那么多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場面,不像《西游記》有九九八十一難那么曲折的故事,《紅樓夢》是一部寫家庭的小說,是寫人生的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發(fā)展的里程碑。書中幾十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只要讀過都不會忘記,甚至是那些只有寥寥幾筆的人物如傻大姐都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紅樓夢》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確是不可思議。

  《紅樓夢》吸引人,還因為它是“謎”最多的一部書。過去中國很多小說是在民間長期流傳,最后在文人手中整理出來,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但《紅樓夢》不是,它和作者生平家世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比如說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曹家,這個情節(jié)最后就化為了“元妃省親”的故事。書中許多故事與作者經(jīng)歷之間的“謎”一直是人們研究的熱點。

  本報記者 李洋 實習生 張浩

  本報記者 孫戉攝

  相關(guān)新聞

  紅學家恭王府 “故地重游”

 。ㄓ浾呃钛 實習生張浩)8月3日至5日,紀念中國紅樓夢學會成立30周年暨《紅樓夢》學術(shù)研討會在京舉行。昨晚,百余名與會代表在會議間隙游覽了恭王府。

  恭王府和《紅樓夢》的淵源頗深,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就專門寫過《芳園筑向帝城西——恭王府與〈紅樓夢〉》的著作,論證了兩者的關(guān)系。書中指出,恭王府內(nèi)多處景致與大觀園相似,恭王府在成為和珅住所之前或許是個廢花園,曹雪芹或許參考了這座花園的布局來寫大觀園。

  由于恭王府平日只有白天才開放,所以許多代表都是首次夜游恭王府。雖說是首次夜游,可由于大家對《紅樓夢》中大觀園的描述都了如指掌,所以游覽起來,竟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在后花園形似蝙蝠的“蝠池”旁,眾多代表聚集在一起說笑著,拍照留念。“夜晚的燈光映在池水中,很漂亮!币晃淮碚f。

  參觀者中,還有些代表對恭王府有著特殊的情感!耙郧啊_夜車’的時候,夜游過這里。”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研究員王湜華和呂啟祥互相打趣。原來,紅研所曾經(jīng)在恭王府后花園的蝠廳辦公,十幾年前才搬走。他們曾在這里工作了近20年!爱敃r這里還有搭的棚子,很破舊,沒想到現(xiàn)在修復得這么好! 王湜華說。

  鏈接

  紅學會30年歷程

  1980年7月,新中國 “破天荒”地首次舉辦了全國《紅樓夢》的學術(shù)會議,會議地點在哈爾濱師范大學,正是在這次學術(shù)會議上,宣布成立了中國紅樓夢學會。

  現(xiàn)任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的張慶善介紹,紅學在我國現(xiàn)當代學術(shù)發(fā)展史上有著特殊地位,近現(xiàn)代幾乎所有的學術(shù)大家都曾介入其中。“現(xiàn)在回顧看,學會成立參與其中的也都是一批大師級學者,比如第一屆中國紅樓夢學會名譽會長是茅盾、王昆侖先生,第一任會長是吳組緗先生!彼赋,中國紅樓夢學會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而誕生并不斷發(fā)展起來的,它標志著我國學術(shù)研究開始走向撥亂反正健康發(fā)展的道路。至今,中國紅樓夢學會已走過了30年歷程。

  《紅樓夢》研究在新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高潮。一次是1954年關(guān)于《紅樓夢》的討論,一次是1963年在故宮文華殿舉辦的紀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展覽活動,在那前后曾就曹雪芹的生卒年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爭鳴。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結(jié)束了“文革”的浩劫之后,中國掀起了新的紅學熱潮,紅學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在作者家世、版本脂批、思想藝術(shù)等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997年,在北京舉辦了一次國際《紅樓夢》學術(shù)研討會,這是繼紀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那次重大的紅學活動之后,在北京舉辦的一次影響深遠的文化盛事,當時會議的主題為“《紅樓夢》研究的反思與新世紀紅學的展望”。張慶善說,進入新世紀是紅學二百年歷史上發(fā)展最好的時代,因為學術(shù)研究呈現(xiàn)多元化的傾向,突破了以往索隱、考證兩大學派的框架,更深入地挖掘了《紅樓夢》的思想藝術(shù)文化內(nèi)涵,對小說本身的研究給予了更多關(guān)注!啊都t樓夢》是小說,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它對我們的最大價值是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功能和文學藝術(shù)的審美功能,所以《紅樓夢》研究主要不在于發(fā)現(xiàn)了曹雪芹的什么文物,這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事情,《紅樓夢》研究重在對小說的文本解讀,在于文獻、文論、文化的結(jié)合,這才是根本突破。”

參與互動(0)
【編輯:張中江】
    ----- 文化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