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反通脹,多打“組合拳”

2008年06月23日 10:35 來源:人民日報 發(fā)表評論

  當前這一輪物價上漲有多種成因,治理起來也要用多種手段。除了貨幣政策從緊外,還需要包括財政政策在內的其他經濟政策協(xié)調配合

  說起反通脹,許多人會想到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貨幣政策手段,實際上,財政政策也是有力的一招。最近出臺的兩項政策就頗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5月28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調整部分商品進口稅率,其中凍豬肉從12%降至6%,椰子油、橄欖油分別從10%、9%降至5%;6月3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宣布取消部分植物油的出口退稅。這兩項政策,針對的都是國內供求比較緊張的食品,意在動用稅收杠桿鼓勵進口、限制出口,從而增加國內市場的食品供應,平抑其價格上漲。

  當前的這一輪物價上漲,其形成機理十分復雜,既有來自需求方面的因素,比如投資需求旺盛、貨幣信貸投放過多等,也有來自供給方面的因素。比如,豬肉等部分食品供應短缺導致物價結構性上漲。再如,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上揚、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調整等,增大了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今年開始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在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同時,也使企業(yè)的人力成本支出有所增加。一季度,全國城鎮(zhèn)在崗職工工資同比增長了18.3%。而前4個月,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3%,比上年同期足足提高了6.3個百分點。面對日漸高企的成本,企業(yè)感嘆“日子不好過”,有的咬牙消化,有的只能選擇提價。此外,國際初級產品價格上漲也帶來了輸入型通脹壓力。近年來,國際能源、原材料、農產品等價格快速飆升,而我國原油、鐵礦石、大豆等商品的進口依存度已接近或超過50%,國際市場上漲聲一片,國內市場自然也無法“獨善其身”。

  既然物價上漲有多種因素,那么治理起來也要用多種手段。當前,投資和貨幣信貸的反彈壓力依然存在,特別是外匯儲備及相應的人民幣占款增長仍然較快,還需要繼續(xù)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同時根據(jù)形勢變化,及時、靈活地把握調控的力度和節(jié)奏,防止“超調”和“誤傷”。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貨幣政策對供給方面的作用比較有限,這就需要其他經濟政策協(xié)調配合,來應對供給因素引起的物價上漲。這里,財政政策就大有可為:

  ——應對結構性物價上漲,可以通過提高補貼、減免稅費、擴大公共產品投入等措施來增加農產品生產,保障市場供給。比如,加大對糧、油、肉、奶、蔬菜等農產品生產的補貼力度;減免農機具、農膜、農藥、化肥、飼料等農資生產和購置環(huán)節(jié)的稅費,以及農產品在加工和流通環(huán)節(jié)的稅費;提高財政在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力度。

  ——應對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可以采取降低企業(yè)所得稅率、擴大增值稅轉型試點范圍等方式,來減輕企業(yè)負擔,化解成本上升的壓力。

  ——應對輸入型通脹壓力,可以削減相關產品的進口關稅,來減少進口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沖擊;同時可加大對相關企業(yè)進口產品價格倒掛的補貼力度。

  物價上漲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在抵御通脹壓力方面財政政策似乎仍有操作空間。專家建議,不妨視物價走勢考慮繼續(xù)調減利息稅率;再次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繼續(xù)增加對低收入群體的補貼等等。

  反通脹是中央銀行的天職,也是政府的責任。因此需要更大程度地發(fā)揮財政政策的作用,打好宏觀經濟政策“組合拳”。只有多管齊下,才能增強治理通脹的綜合效力。(田俊榮)

編輯:邱觀史】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每日關注  
關于我們】-About us 】- 聯(lián)系我們】-廣告服務】-供稿服務】-【法律聲明】-【招聘信息】-【網站地圖】-【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