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經(jīng)濟新聞 |
尋找“富過三代”的關鍵
畢竟有些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富過三代甚至一直延續(xù)下去,那么,其中最核心的經(jīng)驗是什么呢?
★重視做人教育
做人是做事的基礎,無論家庭、家族、民族、國家,無論其興旺抑或持續(xù)興旺,其根本在于人。所以,凡有遠見卓識者,皆重視做人的教育。華人首富李嘉誠在談到子女教育時說,99%是教他們做人的道理,要讓他們知道苦難的生活。即使子女長大了,也是三分之二教他們?nèi)绾巫鋈,三分之一教他們(nèi)绾巫錾狻?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10 align=left>
做人是一門大學問,但最根本的是做人要有志氣。志氣、志向是人生進步和成功的發(fā)動機和助推器。做人要重視道德品質(zhì)教育。道德是處理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的人才能在社會生活中具有良好的形象,贏得他人的肯定和支持。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最重要的是對他人、對社會的仁愛之心。曾國藩在其遺囑中寫道:“孔門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數(shù)語!
★重視勤勞節(jié)儉教育
亞當·斯密說:“一個出生在富有家庭的人,即使具有節(jié)儉天性,也是很難做到的!痹鴩募易搴我詳(shù)代不僅沒有衰落,而且代代都有才?就在于他倡導了勤儉的良好家風。他曾說:“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儉字工夫,第一莫著華麗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彼麖娬{(diào)節(jié)儉,說“歷覽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致。其衰也,則反是”!坝蓛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儉難于登天”。
★重視艱苦奮斗精神培養(yǎng)
西哲有言:“偉大源自苦難!睕]有吃過苦的人,好比是溫室的花朵,一旦面臨外界的凄風苦雨,就會萎靡不振。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不英雄。蘇聯(lián)教育家馬爾庫沙說:“昂貴的玩具、闊氣的穿戴——這是通向嚴重后果的最初階梯!庇腥苏{(diào)查過某地的50名失足青年,其家庭多是“奢門”。過去講“侯門多蕩子”,現(xiàn)在可是“奢門出敗子”。
★注重能力培養(yǎng)
俗話說:“嬌子不如殺子”,對子女的過分嬌養(yǎng)只會使他們喪失自立的能力,形成依賴心理,最終害了他們。培養(yǎng)后代的理財能力,是為了使孩子懂得金錢來之不易,珍惜已有的財富。猶太人堪稱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父母當孩子還在牙牙學語時,就教他們辨認硬幣和紙鈔,告訴孩子“錢是怎么賺來的”等觀念,以此進行理財教育。
★積極參與慈善事業(yè)
一個人的財富是自己生命時光的凝結(jié),能主動捐出自己財富,是在善良心態(tài)的感召下的舉動。這種善良情感的萌生和鞏固,對后代的成長和成功是極有益處的。財富擁有者參與慈善活動雖然減少了日后的遺產(chǎn),但對子孫后代只有好處,不會有害處。
先賢林則徐說得好,“子孫若如我,要錢干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李嘉誠、曾憲梓等人在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等方面捐獻巨資就是很好的典范。上一代人的這種可貴的慈善之舉,不僅為社會作出了貢獻,而且對其后代產(chǎn)生了激勵作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