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流動性仍過剩 央行可能明年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2006年12月27日 14:45

    多家投行預計,央行極有可能在明年年初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新社發(fā) 馮磊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jù)上海證券報報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交替使用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仍是央行的常備武器。多家投行預計,央行極有可能在明年年初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如果要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概括當前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的基本特點,毫無疑問應該是流動性過剩。

  而為了對付這些過剩的流動性,貨幣政策當局已經忙碌了整整一年。

  綜合來看,從4月開始的短短七個月內,央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四度啟動定向增發(fā),累計凍結資金8300億,政策出臺密集程度前所未有;此外,央行年內通過日常的公開市場操作也已累計凈回籠資金9040.7億,資金回籠力度也可謂空前。

  經過一系列調控措施后資金流動性過剩似乎有所緩解,但是又似乎有更多的流動性撲面而來。

  首先,央行數(shù)據(jù)顯示,全部金融機構超額儲備率已經從2005年末的4.17%下降至2006年9月末的2.52%,為市場提供了約3700萬元的流動性,而這足以抵消今年央行前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市場流動性的收縮,預計11月份第三次上調準備金率收縮的流動性將同樣從超額準備金中扣減。

  其次,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今年四季度央行票據(jù)到期總量為6810億元,明年一季度更將達到9000億元的最高紀錄,這無疑會加劇現(xiàn)有流動性過剩的局面。

  再者,財政部門在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余額已經從年初的9027億元增長到16397億元,達到歷史最高點。按照以往經驗,大量的財政資金每年12月份將從央行賬戶中提取出來。根據(jù)央行有關人士的估計,今年這一數(shù)額估計將達到5000億元,這將促使M2和貸款量增加。

  更為重要的是,12月貿易順差預計仍將處于歷史高位。

  剛閉幕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明確提出,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wěn)定的重要任務。并提出,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控制信貸投放和優(yōu)化信貸結構。

  “我們要改變長期以來所執(zhí)行的投資、外貿、外匯、產業(yè)政策,要作調整,使得我們能夠在這個項目上做到平衡。資本項目的流入流出做得平衡,只有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通過消費結構的調整,才能減少國際收支的雙順差,從而根本上解決外匯增長過快的局面。同樣,我們也將考慮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動區(qū)間,加大人民幣匯率彈性!眳菚造`表示。

  但是,經濟結構調整在短期內難以完成,而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注定不會太快,這決定了外匯儲備繼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將存在,這也意味著對沖過多的流動性將成為一段時期內中國貨幣政策的重要任務。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qū)首經濟學家馬駿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預測,2007年央行將繼續(xù)保持偏緊的政策,但緊縮的力度應較今年有所緩和,除了繼續(xù)發(fā)行央行票據(jù)外,央行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采取兩次貨幣緊縮行動,如兩次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每次提高50個基點。(但有為)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