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12月8日舉行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已經臨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要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完成《后京都議定書》談判的前景難言樂觀。
“國際社會各方立場與利益沖突頗多,在哥本哈根會議上能否達成實質協(xié)議,仍存在變數。更有可能的結果是形成一個原則性的政治承諾宣言書!背掷m(xù)關注氣候變化談判的研究者、中國低碳網總編林輝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日前,中美兩大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國均提出了具體的減排目標。11月25日,在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中方第一次以約束性指標的方式宣布,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同一天,美國白宮也宣布,美國將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承諾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17%。
對此,國際能源署(簡稱IEA)首席經濟學家Fatih Birol表示,中國和美國的二氧化碳減排計劃是今年12月7日至18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一個里程碑。不過Birol也強調,美國和中國的決定如果得到落實,則將是氣候變化談判的里程碑,并可能促成能源行業(yè)的變革。
負責中國氣候變化談判的最高特使、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國內的自主承諾,而非國際協(xié)議,但是“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事實上,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早已從認識層面轉為采取實際行動。解振華在11月26日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已經完成了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比2005年降低13%。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下降20%這一目標有希望實現(xiàn)。因此,分析者普遍認為,2020年下降40%—45%沒有太多懸念。即便考慮到經濟的迅速增長,這仍將大幅減緩排放量的增長。
此外,“中方的參與還將減少美國國內在采取有力行動方面的阻力。”林輝說。此前美國屢屢將“球”踢給中國,由于中國未作出承諾,美國也不愿采取行動。從這個角度來看,現(xiàn)在中國的努力還將有助于奧巴馬政府在國內贏得這場辯論。
不過美國國內這場辯論賽的結果仍然難以預料。
觀察奧巴馬政府,當前最為重要的課題是保證其龐大的醫(yī)改計劃通過,而近段時間以來,奧巴馬的支持率已經下跌。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者稱,如果奧巴馬不愿在減排上面動用自己“越來越少”的政治資本,美國就無望作出承諾。
安邦集團研究總部高級分析師賀軍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奧巴馬能否在12月份的氣候會議上作出具體的溫室氣體減排承諾很難預料。更為有力的佐證是從美國參議院的議事日程上看,在12月份批準奧巴馬的《氣候變化和能源法案》已無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國會也不可能批準帶有強制減排要求的《京都議定書》。
所以,奧巴馬有關到2020年美國的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17%的提議價值不大。一方面,這樣的減排力度低于歐盟提出的水平,另一方面,旨在實現(xiàn)上述減排目標的法案還卡在美國國會。從美國參議院的議事日程上看,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前批準奧巴馬的《氣候變化和能源法案》已無可能。
而在大多數企業(yè)都在從衰退中恢復元氣、沒有心情為環(huán)境而進一步犧牲經濟增長之際,奧巴馬就如何實現(xiàn)減排目標并沒有具體說明。美國國內一些企業(yè),如博地能源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等,就公開反對氣候法案的通過。還有剛剛被美國政府拯救出來的美國汽車行業(yè),他們大都采取防御立場。
“對奧巴馬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最好的期望,是他代表美國能夠在政治性承諾上變得積極些!绷州x對記者表示。
對于中國和美國的計劃,歐盟并不滿意。一些歐洲領導人表示,中國的目標只是承諾削減排放的相對水平,而非承諾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極限值。他們認為,美國所承諾的大部分減排看來都可能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哥本哈根會談拖延的真正原因在富國!笔澜缱匀换饡驓夂蜃兓瘧獙τ媱澲魅螚罡粡娫诮邮堋吨袊a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發(fā)達國家在技術轉移和資金扶持方面所做的工作遠遠不夠。歐盟國家2008年的排放量已比1990年減少了10%以上,據2020年降低20%的目標還有不到一半。而在資金與技術支持方面,發(fā)達國家在這兩方面所做的工作遠遠不夠。
令人擔憂的是,100多個發(fā)展中國家仍然期待著哥本哈根能達成一份雄心勃勃的協(xié)議并簽訂具有法律約束的條款。這對他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如果將來談判萬一破裂,發(fā)達國家要承擔主要責任!睏罡粡姳硎,氣候變化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損害比發(fā)達國家要嚴重得多,尤其是一些非常易受傷害的不發(fā)達或者島嶼國家。
按照2007年的巴厘島路線圖,在即將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上,應該制定一項較前身力度更大、范圍更廣的新協(xié)議,立即削減全球碳排放的協(xié)議。而綜合目前的情況看卻不容樂觀。(晏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