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財經(jīng)中心財經(jīng)頻道

走出物價迷局:誰是物價潮中的獲利者

2010年11月25日 10:43 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國之聲特別策劃《走出物價迷局》昨天(24日)刊播了第一篇,多位專家從各個角度闡述了助“漲”物價的多層次原因,在他們看來,貨幣供應、勞動力價格、流通成本、能源價格、輸入性通脹都是此輪物價上漲不可回避的推手。

  在巨大的漲價浪潮背后,受影響的無疑是消費者,那么漲價又讓誰獲利了呢?漲價的背后有贏家嗎?

  北京市居民李錦榮拎著菜籃子到菜市場走一圈,她發(fā)現(xiàn)從青菜到生姜,從食用油到方便面,幾乎漲了個遍。

  李錦榮:土豆多少錢一斤?

  商販:1.8元。

  李錦榮:土豆價格比去年提高了,去年好像是1.2元。

  李錦榮:雞蛋怎么賣?

  商販:3.8元。

  李錦榮:去年好像是3.2元。

  米、面、糧、油、菜價格一齊上揚,普通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壓力。

  市民1:現(xiàn)在白菜都8角錢一斤,超市9角錢一斤,往年大概就5角錢。肉、雞蛋全都比去年貴了。

  市民2:100元錢只要一破開,見不到什么東西,就沒了,真見不到什么東西。

  零點研究咨詢11月15日公布的一項快速民意調查顯示,無論是在大城市、小城鎮(zhèn)和農村地區(qū),雖然調查的樣本不同,但居民的生活壓力感是一樣的,一多半的受訪者表示無法應對目前的物價變動情況。

  在農產品推動的一片“漲”聲中,老百姓承受了很大的生活壓力,那么漲價有沒有獲利者呢?老百姓多花出去的錢進了誰的口袋呢?

  包括北京大學經(jīng)濟系副主任蘇劍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農民應該能從這輪物價上漲浪潮中獲益。

  蘇劍:這一輪是農產品上漲得比較快,這對農民會有些好處。農產品價格一直比較偏低,到了農民通過農產品增加收入的時候了。我覺得,這是應該的。

  但糧農、菜農卻似乎并未感受到這種好處。鄭州市毛莊蔬菜批發(fā)市場是河南鄭州一級蔬菜批發(fā)市場,在這里,菜農邢師傅以每斤4毛錢的價格賣掉了一車白菜,雖然菜以不低的價格賣完了,但他并沒有太高興。

  菜農邢師傅:我自己種的菜,F(xiàn)在人工貴了,化肥貴了,電費貴了,油貴了,賺啥錢。

  生產需要購進原料,生活需要油鹽醬醋茶,而這些隨著通脹也在大幅上升,此消彼長,農民絕對算不上大贏家。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院曹和平教授算了一筆賬。

  曹和平:農產品生產勞動的投入已大大減少,絕大多數(shù)是成品油和化肥,化肥的銷售價格貴了,農民的生產成本就增加了。如果勞動成本增加30%,事實上,農民純收入的增加還不到漲價因素的10%。

參與互動(0)
【編輯:何敏】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