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性”通脹壓力難減
美國農業(yè)部周二發(fā)布的農業(yè)貿易展望報告顯示,2011財年,預計中國將從美國購買150億美元農產品,超過墨西哥成為美國農產品第二大進口國,而2009年中國還只是排名第四。
中國農產品進口額正在加速增長。據了解,2000年以來,我國農產品進口波動上升,至2009年,進口額年均增幅在18.7%左右,高于出口額年均增幅。
中國農業(yè)部8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7月,我國累計農產品進 口 額3 9 1 . 8億 美 元 , 增 長33 .6%;貿易逆差130 .5億美元,擴大61.9%。谷物進口量296.0萬噸,同比增66.0%,其中玉米進口28.2萬噸,同比擴大56倍。
生意社分析師滿榮榮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以來,我國罕見自然災害造成夏糧產量減少、全球范圍內的自然災害引發(fā)全球糧食恐慌情緒、國際游資對外盤糧價的炒作、糧食深加工對玉米的需求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我國農產品價格快速上漲以及糧食進口數量的大幅增長。
“之所以出現進口量的大幅度同比增長,還與2009年經濟危機影響下我國各行業(yè)發(fā)展低迷導致同期農產品價格基數低有很大關系。此外,國際糧價相比國內低廉,是我國糧食進口量增長的另一因素!睗M榮榮說。
國際糧價上漲會不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市場價格?國家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國內糧食價格變動基本不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因為我國小麥、玉米、稻谷產需基本平衡,進口量 很 小 , 不 足 國 內 糧 食 總 產 量 的1%,主要糧食品種能夠自給自足,國內糧食價格變動基本不受國際市場的影響。
不過,1%的進口量可能變?yōu)?00%的漲價預期。中國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永福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美國農業(yè)部的報告出來后,市場對于中國農產品進口增長的預期將增強,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預期也會增強,通過影響市場預期,國際糧價的變動最終會傳導到國內市場。
國家發(fā)改委主任張平8月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報告時也指出,目前我國糧食供需區(qū)域性和結構性矛盾仍比較突出,從國際市場看,糧食供求總體也是偏緊的,我國利用國際市場來彌補國內個別品種供給不足的難度加大。
“國際糧價傳導到國內一般要滯后3至4個月,到時可能與消費旺季產生疊加效應,由此糧價上漲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标愑栏UJ為,“令人擔憂的是,如果農產品價格上漲,必然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最后可能引起通貨膨脹!
張平表示,下半年一些農產品價格仍會高位運行,輸入性通脹壓力依然存在,而游資炒作和各方面對價格變動比較敏感,也會放大市場對價格上漲的預期。近日,不少分析人士預測,受糧食價格上漲預期的影響,CPI的漲幅仍將處于高位。
滿榮榮分析說,我國已有的糧食收儲政策對于糧食的調控作用很強,大宗農產品如小麥、玉米、秈稻等又可通過期貨杠桿來調節(jié),因為目前的糧食進口量增長和價格上漲尚在國家可控范圍內,但是不能忽視終端農產品價格持續(xù)上漲對于消費者心理的影響作用,國家調節(jié)機制仍需嚴密化。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