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新車評價規(guī)程也即C-NCAP,國內的消費者是近年才聽說,對于其中的碰撞過程和意義,也是最近才有所耳聞。那么,這個評價規(guī)程的價值何在?C- NCAP離普通消費者還有多遠?它能很快走進大眾生活嗎?《財經時報》借2006年第二批新車評價結果發(fā)布之時,專訪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
《財經時報》:就2006年所做的兩批車型評價來看,結果與廠家的期望值相差多大?
趙航:與廠家的期望值可能都有差距,他們都希望獲得五星級(笑)。
《財經時報》:既然這樣,廠家對你們的評價結果認可嗎?雙方交流得如何?
趙航:我們主動跟廠家交流和探討,每次碰撞都通知廠家的人過來,共同監(jiān)督碰撞過程。很多老總都親臨現(xiàn)場,技術人員也跟我們交流和探討C-NCAP的有關問題。大多數(shù)廠家都將這個評價與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市場策略以及經營結合在一起。
《財經時報》:您認為C-NCAP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哪里?
趙航:在很大程度上,C-NCAP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汽車,看廠家對于汽車性能尤其是安全性能的重視程度。它提醒廠商,生產新車型,不能簡單地僅以法規(guī)為標準,而應該進一步地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否則,別人的成績是優(yōu)秀或良好,你就只能是及格水平,就會被市場所淘汰。
《財經時報》:碰撞一次要投入多少錢?
趙航:因車型而異,價格相差很大。如一輛皇冠40萬元,三輛就要120萬,如果是寶馬、奔馳就會更多。有些車型的花費就很小。
2006年,我們購車共投入800萬元,試驗費用400萬元,共評價了12款車型。今年的打算是至少完成15個車型,2008年肯定比這還多,所以成本會越來越大。
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國市場上供應的車型都有星級。我指的是全部國產車型,我們不會做進口車的評價。
《財經時報》:廠家是否可以自己出錢買車?
趙航:是的,目前已有廠家主動申請參加評價,這需要出購車款的1.1倍以及試驗費用,其中包含稅錢。但他們沒有權力決定什么時候買車,在哪里買車,什么時候做試驗。車輛全是由技術中心自己到4S店購買,這意味著廠家除了出錢,別的跟其他廠家沒什么區(qū)別。這樣可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財經時報》:據我所知,NCAP在美國已有30年歷史,在歐洲也有10年了。中國的NCAP什么時候能與國外水平接軌?
趙航:論地位,我們已經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2006年10月底,技術中心應邀參加了第四屆世界NCAP大會并發(fā)言,F(xiàn)在只是規(guī)模沒有國外那么大,我們計劃3年達到與國外同等水平。3年以后,讓中國消費者全都知道NCAP是怎么回事。
除了定期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我們還將通過研討會、科普活動及巡展的方式,普及C-NCAP及汽車安全方面的知識。
《財經時報》:通過這兩批車型的評價結果,您覺得中國汽車的水平如何?
趙航:現(xiàn)在中國汽車的安全技術水平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不少車型采用了國際先進的安全技術。回想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只有高檔車才會裝配安全氣囊,而現(xiàn)在連一些很普通的車型都裝了氣囊。
《財經時報》:您覺得車型評級會影響消費者的選車取向嗎?
趙航:現(xiàn)在時間還短,不太好說。但將來有些車型的市場,肯定會因為這個評級受到影響。(財經時報 馮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