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賣得很疼” 高爾夫6中國重生路在何方?
2009年10月20日 09:1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昨天,高爾夫6代正式在國內上市。由于有高爾夫4的前車之鑒,業(yè)界和消費者對這款享譽全球的車型在中國市場是否還會遭遇水土不服的爭論再次展開,也為高爾夫能否在中國起死回生蒙上了一次陰影。

  關心汽車市場的人都很清楚,2004年第4代高爾夫亮相中國市場的時候,關于其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輛、是歐洲最受歡迎的車型等眾多的美譽之聲不絕于耳,然而,經過了上市5年的銷售周期,“不可一世”的高爾夫在中國卻遭滑鐵盧。從一汽大眾內部的數(shù)據(jù)看,從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高爾夫單月銷量最多的700多輛,最少的只有66輛,其余月份大部分都只有一二百輛和幾十輛的銷量。人們不禁要問,一款廣受好評的車型為何在中國這塊最有生機的汽車市場賣到如此可憐的地步?

  在2004年,大多數(shù)的國內消費者對兩廂車仍然持不歡迎態(tài)度。如果說消費習慣嚴重制約了優(yōu)秀兩廂車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是當年高爾夫遭遇慘敗的主要原因,那么今天的情況似乎有所改善。

  兩廂車近幾年在國內市場廣受關注,?怂埂ⅡU達等很多優(yōu)秀兩廂車的旺銷早已令人們的消費觀念大有改觀,搭上兩廂車市場高速發(fā)展的列車顯然是一汽大眾此次推出高爾夫6的劍鋒所指。然而,對于一汽大眾而言,高爾夫6的意義和價值絕不僅僅是搭個順風車提高銷量而已。

  “要是高六賣不好,我們的罪過可大了。”一位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的高層告訴記者。縱觀目前國內的兩廂車市場,已經是群雄并起:福克斯、騏達等車型都保持了每個月近萬輛的銷售數(shù)字;驪威、飛度這些入門級的兩廂小車也都早在年輕消費者心中牢牢站穩(wěn)腳跟;兩廂馬3、天語這樣的后起之秀也將日益蓬勃起來的兩廂車市場瓜分殆盡。高爾夫此時卷土重來,到底有沒有機會,他又有什么出奇制勝的法寶呢?

  首先,高爾夫6此次打出了1.4T+DSG的牌,試圖在技術上占領先機。但在昨天公布的售價中,消費要想獲得1.4T的動力加DSG雙離合變速箱,要付出14.98萬的代價。根據(jù)新浪網日前對高6售價的投票調查,64.9%的人希望最低價在10.18萬~10.98萬,16.7%能夠接受價格在10.98萬~11.68萬。顯然,這對于大多數(shù)購買兩廂車的人而言,高爾夫6在11.88萬~16.68萬元的價格超出了心理預期。而且,作為一款曾經高調上市又遭遇慘敗的車型,高爾夫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叫好不叫座的印象,縱使DSG科技含量再高,1.4T再省油,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扭轉人們對高爾夫的印象,更何況一汽大眾邁騰剛剛因DSG變速箱存在安全隱患發(fā)出召回。

  此外,圍繞高爾夫6上市展開的高爾夫完美之旅更是聲勢浩大。從大眾汽車總部德國狼堡出發(fā),經過慕尼黑、日內瓦、米蘭、羅馬等地,最后再到達中國長春上市的這次曠日持久的旅程可謂賺足眼球,但有一點是一汽大眾忽略的,當年奔馳百年搞的同樣路線的歐亞之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這樣的活動與奔馳高端豪華的產品氣質吻合,而高爾夫6對于中國市場而言,充其量算個入門級兩廂轎車,如此大費周折的活動給消費者留下的只會是看個熱鬧,歐亞風光盡收眼底后,車該不買還是不買。

  忽然想起了一位一汽大眾高層在高爾夫4上市時這樣表述高爾夫在德國的受歡迎程度,“原來德國總理施羅德每天上下班時都要親自開車高爾夫體會駕駛樂趣,警衛(wèi)隊和豪華轎車都在后面跟著!钡袊M者是實實在在的,他們不會理會大眾人提起高爾夫的自豪和驕傲,結果高爾夫落得每月只賣兩位數(shù)的尷尬局面。

  這樣的經歷對于一汽大眾其實并不陌生。在2007年邁騰高調上市之后,出現(xiàn)了長達一年多的銷售慘淡,不過幸虧一汽大眾重新調整產品結構和銷售策略,才令邁騰在今年緩過勁來,但業(yè)內已經留下了“邁騰,賣得很疼”的笑談。同樣對于一款優(yōu)秀的產品而言,我們只能希望此次的高爾夫重生之路不會“賣得更疼”。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