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6日電 1月3日,岳陽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再次選舉,羅碧升當選岳陽市市長。今天的齊魯晚報刊登署名“程尚”的文章,質(zhì)問參加投票的人大代表的變化何以那么快?
在1月1日舉行的岳陽市人大五屆一次會議第三次會議上,羅碧升作為惟一的市長候選人參加市長選舉,因選票沒有過半未能當選。在3日晚上的會議上,他以415張有效票中的335張贊成票當選市長。
在市長候選人沒有過半數(shù)的第一次投票中,應(yīng)到人大代表432人,實到431人(符合法定人數(shù)),而市長候選人羅碧升沒有過半數(shù),表明至少有215人投了不贊成票(包括不同意票和棄權(quán)票),而在時隔一天多之后的第二次選舉中,實到代表416人,市長候選人羅碧升得選票335張,即投不贊成票的代表降到了81人。兩次投不贊成票的人數(shù)相比較,有至少134人改變了主意,占所有代表人數(shù)的31%。
文章試著分析其中的原因。一種情況是大家對候選人的情況不了解,經(jīng)過這一天多的介紹,代表們了解了候選人的情況,終于投了贊成票。但是,我發(fā)現(xiàn),候選市長就是上一屆的市長,代表們不會對他不了解。
文章說,但是,我不知道有沒有規(guī)定——可以讓第一次落選的人再作為惟一候選人參加選舉,但是既然進行了,那些在一天多前投不贊成票的代表們何以又來了個“急轉(zhuǎn)彎”投了贊成票,他們的依據(jù)是什么?說實話,除了懷疑代表們的素質(zhì),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只是擔心,以后如果遇到類似的對一些地方法規(guī)的表決,那里會不會出現(xiàn)“朝令夕改”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