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迎來首個文化遺產日 公眾保護意識亟待提升

2006年06月10日 19:29

     2006年6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當日,湖北宜昌市文化局等在夷陵廣場上舉辦“保護文化遺產 守護精神家園”萬人簽名活動來慶祝文化遺產日。 中新社發(fā) 劉君鳳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6月10日電 6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主題為“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今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刊載文章稱,以節(jié)日的形式來宣傳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提升公眾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標志著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從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到財政經費的逐步落實,從加入國際條約到建立具體工作機制,從提高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到增強民眾的保護意識,我們走過了一條富有成效的探索之路。這之中傾注了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廣大人民群眾的大量心血,沒有他們堅定不移的信念和艱苦卓絕的努力,就沒有文化遺產保護的今天。成就屬于他們,榮譽屬于他們!“文化遺產日”的設立,既是對所有關心和致力于文化遺產保護的人們的告慰,又必將激勵更多的人們參與到這項偉大而神圣的事業(yè)當中來。

  “文化遺產日”首先表達了我們對歷史和民族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捌淙穗m已沒,千載有馀情!鼻О倌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我們的祖先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足以令世人神往的燦爛文化。這些豐厚的遺產見證了國家和民族的起起落落,記錄了世事變遷的珍貴線索。正是在歷史和文化的孕育中,我們民族才具備了卓絕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因而,保護好文化遺產,乃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義不容辭的使命。通過文化遺產,我們可以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使民族的靈魂在每個人的心中扎下根。

  “文化遺產日”表明了我們保護文化遺產的持之以恒的決心。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已經分五批公布了127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國務院又核定并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080處),并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名錄的公布,顯示了我們在文化遺產的調查、評估、保護等多方面工作機制的不斷成熟和完善,也表現了我們一直以來堅持不懈的艱苦努力。正是以這些踏踏實實的工作為基礎,“文化遺產”才在人民群眾中變得耳熟能詳,“文化遺產日”也才成為公眾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文化遺產日”代表了我們保護文化遺產的開闊視野和長遠眼光。當今世界飛速發(fā)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多元文化相互激蕩,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身份認同和自我意識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一環(huán),文化所具有的軟實力前所未有地成為贏得信任和尊重的力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通過“文化遺產日”,持續(xù)不斷地增強整個民族的歷史感和文化自覺性,我們的文化就能永遠保持獨樹一幟的穿透力和吸引力。

  文化遺產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體現著中華民族旺盛的生命力。設立“文化遺產日”,不斷提高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產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對于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全國各地各部門應充分利用好“文化遺產日”,開展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推動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