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電訊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文教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買房碰壁記:城市“傷疤”傷了誰的“臉”?

2006年04月17日 09:43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新華網消息,剛從外地調回杭州,買房就成了頭等大事。記者趁著房交會、新樓開盤或者周末、夜晚等空閑時間,抓緊去“淘”房。然而,前前后后半個月時間花下來,仍然是望房苦嘆。唯一的收獲則是——以一個親歷者的眼光,對當下的樓市略有所感。

  一路瘋長的杭州樓市,并沒有隨著宏觀調控而放慢價格上竄的步伐。現在均價每平方米萬元以上的房子已經極為平常,像城西的國都·楓華府第干脆以美元作為計價單位,與兩年前均價四五千元相比漲了兩倍,工資的漲幅卻遠沒有這么快。開發(fā)商的暴利遠遠超出了工薪階層的承受能力。按常理,價高則質優(yōu),樓盤品質應該不錯吧。然而,記者的購房親歷卻發(fā)現,事實上“劣質”樓盤隨處可見。

  新房買不起,那就買二手房吧。問同事、問熟人,問不出個大概。干脆上網查查吧,好在杭州還有透明售房網、房易網等網站。按照圖例打電話,打來打去全部是中介在接聽,而且,同一套房源,多家中介公司都在代理。然后就隨中介看房。看得久了,慢慢就感覺到,房地產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是一個大問題。購房不像到商場買衣服,總要貨比三家、權衡再三才敢傾囊而出。畢竟上百萬元的房子,今后數年就得替銀行打工還債。

  以一個買房者的眼光重新打量杭州,驀然發(fā)現,精品樓盤和一些品質差的樓盤并存,不少樓盤顯然是宏觀調控前倉促上馬的結果。像市中心號稱“雙水岸”社區(qū)的某樓盤,樓與樓之間的間距太小,住在里面十分局促。城西恩濟花園有一套房子,乍聽不錯,走去一看,小區(qū)的環(huán)境已經破舊不堪,感覺上跟朝暉一帶的老房子差不多。仔細留意了一下,很多2000年前后蓋的樓盤,才經歷5-6年的風吹雨打,有的已經顯現出“拆遷房”的模樣,實在是杭州這座城市的“傷疤”。

  錢塘江南北兩岸,江景房是最大的“賣點”。記者到復興南苑去看了兩套房,都是頂樓躍層,能夠看到江景,價格也比水岸帝景、綠城·春江花月等新盤實惠。然而,小區(qū)的環(huán)境已然變味。盡管小區(qū)內還有新樓正在開發(fā),整體感覺已經找不到現代味了。由此觀之,與其抱怨開發(fā)商的倉促,不如說是前些年樓盤太好賣了。房地產市場一旦轉入買方市場,過去的粗糙、不精細立即就顯露出來,城市的整體“臉面”必然受到影響。

  動輒數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的房子,卻建造成如此模樣。這些質次價高的房子,自然也是商品。即便不能像衣服一樣退貨,至少也該給開發(fā)商一個污點記錄吧?有了這些記錄,就不能任由開發(fā)商拿地、掙資質、搞貸款。否則,城市“傷疤”永遠矗立在那里,“傷”的只能是城市主管者的臉面。(崔礪金)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