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黃陵四月五日電 題:煌煌祖德 耀我華夏
——丙戌清明公祭軒轅黃帝記
記者 淮黎霞
橋山巍巍,古柏蒼蒼。清明時節(jié),黃帝陵前廣場彩旗獵獵,莊嚴肅穆。鼓樂聲中,農(nóng)歷丙戌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盛典于此間隆重舉行。
五千炎黃 緬懷初祖
歸回桑梓地,共謁黃帝陵。今天,包括港澳臺及海外僑胞在內(nèi)的海內(nèi)外五千中華兒女聚首橋山之畔,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新落成的祭祀大殿簡潔古樸、氣勢恢弘。步履向東又回首西望的黃帝像屹立于殿中央,周圍是由三十六根圓形花崗巖石柱圍成方形空間,屋頂中央直徑十四米的圓形“天光”,精巧地映襯出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理念,充分體現(xiàn)“黃帝明堂”風貌,堪稱海內(nèi)外華夏兒女謁陵祭祖的“圣殿”。
今天的祭典共有八項議程,分別是全體肅立、黃帝鐘鼓揭幕、擊鼓鳴鐘、敬獻花籃、恭讀祭文、向黃帝像行禮、樂舞告祭、瞻仰軒轅殿和拜祭黃帝陵。
出席今天祭祀典禮的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正熙副主席李兆焯、陜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國、陜西省省長陳德銘及來自中央有關部委,中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qū),港澳臺及海外的代表共計五千余人參加了祭祀儀式,臺灣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先生參加了儀式并敬獻了花籃。
九五至尊 慎終追遠
上午九時五十分,黃帝陵前廣場,鼓樂齊鳴。公祭典禮在象征中華民族“九五之尊”的時刻、在公祭人、陜西省常務副省長趙正永的主持下隆重開始。陜西省省長陳德銘代表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恭讀祭文曰:“值此萬物復榮之時,炎黃子孫匯聚橋山之麓,高奏鐘鼓雅樂,敬奉鮮花素果,公祭我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典禮廣場寓意中華兒女龍鳳呈祥的九龍九鳳幡旗迎風招展。整個典禮采用天子等級,依循以青銅器為祭器的傳統(tǒng),“九鼎八簋”等仿古祭器莊嚴雋美。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祭典新增了黃帝鐘鼓揭幕儀式。分置于祭臺兩側的黃帝鐘鼓,寓意深遠。鐘曰“龍魂”以漢畫像石風格表現(xiàn)黃帝的功德,大氣莊嚴,和諧吉祥;鼓曰“聞天”徑達二點四米,雄渾有力,“聲聞于天”。
在悠揚的鼓樂聲中,出席公祭典禮的各界代表及各省市區(qū)、港澳臺和海外僑胞的代表先后向軒轅黃帝敬獻花籃,表達對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景仰之情。
舞頌先祖 肇啟文明
十時三十分,祭祖音樂奏響。一百余身著古裝的男子分成兩隊于祭祀大殿的臺階之上,拉開了“樂舞告祭”的序幕。
這場名為“軒轅黃帝頌”的祭祀樂舞,在幾十名婀娜女子手持“云彩”翩翩起舞中,展示黃帝的功績?nèi)缦樵苹辏S潤大地,滋育萬物,護佑華夏,寓意黃帝創(chuàng)制萬物,團聚萬民,圣德像祥云一樣,蔭澤萬世,展示著中華農(nóng)耕文明的開啟。
而后,震天的“雷聲”將樂舞告祭推向了高潮。一條五十六米的長龍騰空而起,代表了五十六個民族大的團結,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長龍在祭祀廣場上空盤旋,而后架著祥云騰空而去,展現(xiàn)出黃帝的豐功厚德,象征著中華巨龍騰飛于東方!
“心香一燭祭軒轅,一種炎黃子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讓我們炎黃子孫能夠過上更富足的生活,讓我中華能夠揚威世界”,第一次來大陸參加祭祖典禮的臺灣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的話,道出了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