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 經 資 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蕭灼基:"多予"具長遠作用 不是恩賜是利益回歸

2006年03月08日 17:09


    三月八日,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大會,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作發(fā)言,闡釋對農民既要“少取”又要“多予”的道理。作者:廖文靜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電 (記者 潘海濤)今天在此間進行的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大會發(fā)言中,蕭灼基委員表示:中央提出的“少取”方針,已取得很大成績,少取直接增加農民收入,而“多予”具有長遠作用,“多予”不是恩賜,是利益回歸。

  蕭灼基說,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對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市場化、國際化貢獻很大,但沒有得到相應補償。

  這里蕭灼基用三個“剪刀差”來表述:長期存在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仍然存在;國家征地價格與政府出讓土地使用權價格存在“剪刀差”;農民工在城市的生活費用價格與勞動力價格存在“剪刀差”。

  蕭灼基說,“多予”是對農民的補償,必須加大財政支農的比重,加大用于農業(yè)的支出。

  “農民為改革開放所作的貢獻,所受的損失,理應得到補償。”蕭灼基委員強調,“‘多予’不是恩賜,是利益回歸!

  蕭灼基最后提出:“多予”的重點是改善農村生產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要對主要農產品實行保護價,按保護價收購,或對農民實行價格補貼,使農民真正做到豐產豐收。

 
編輯:趙海燕】
 
專題網站:2006中國"兩會"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