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 經 資 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全球中文熱與“文化立國”

2006年01月23日 16:51

  (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全球新一波中文熱背后是中國“近悅遠來”軟權力的寫照。外國人學中文,能更加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中國威脅論”化解于無形。中文熱也呼喚中華民族最新創(chuàng)造力,落實“文化立國”。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曾如此定義“軟權力”:“一種靠著吸引,而非強制與收買,達到目標之能力!庇弥袊说挠^念來表達,就是《論語•子路》里孔子所說的“近悅遠來”。

  “近悅遠來”是儒家王道精神的終極目標,它與霸道權謀那種拉一派、打一派的“遠交近攻”迥然不同。而當今全球的“中文熱”,那是“近悅遠來”所踏出的第一步,也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另一個驗證。

  作為一種指標性的現(xiàn)象,當今全球的“中文熱”,實在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綜合各方報道,我們又知道當今全球一百余國已有三千萬人正熱衷于學習中文;而中國一千多所高校里,有四百所已向外國學生開放,計收外國留學生四十萬人;在許多與中國關系緊密的國家,如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中文已變得和英語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而與“中文熱”同步的,是自從二零零四年十一月韓國首爾成立第一所“孔子學院”后,近年內全球陸續(xù)將有一百所“孔子學院”成立,作為中文和中國文化的推廣橋梁。最近,遠至南美的智利首都圣地亞哥,都有一百八十個成年人進入中文班學習中文!爸形臒帷钡臒岫戎,可想而知。

  全球出現(xiàn)“中文熱”,是中國經貿活力的延伸效應。由于中國全方位的經貿活動,學習中文對各國人民已成了有利之事,進一步推動了“中文熱”的誘因。韓國政府與財團培育和拔擢干部,講究中文能力;美國富商鼓勵子女強化中文學習,甚至智利人在學會中文后都很容易找到好工作,中文又怎能不熱呢?

  外國人學習中文的動機很現(xiàn)實,但在學習過程中,卻也必然會往中國思維與中國文化靠近。這對增進外國人理解中國,自然有正面作用。當今美國中學里學中文者僅二萬五千人,只占中學學外語比例的百分之零點一,而今全球“中文熱”當?shù),最近美國對全國學校做意向調查,有二千四百所學校希望增設中文課程,排名第一。當美國學生跟著學中文,對中國心靈和中華文化有了更多理解,必會使得政客們渲染的“中國威脅論”逐漸無所用其力!

  因此中國官方也在積極推展中國文化和中文的學習輸出,并配套在海外志愿教師、漢語考試認證等方面作出努力。對于這些,我們不但愿意肯定,也預祝它能收到更大成就。

  不過,我們對“中文熱”萬分肯定的同時,卻仍然有幾個重要的觀點不得不吐:其一,當今“中文熱”本質上是“現(xiàn)實利益驅動”。它可以提供國際社會理解中國的機會,但畢竟還不是中國優(yōu)越性的證明。因此,中國萬萬不能因為“中文熱”,即產生封建時代那種“萬邦來朝”的幻想,而應把“中文熱”當作機會鞭策自己。中國和中國人必須自問:當外國人熱衷于學中文,甚至數(shù)萬、數(shù)十萬年輕人愿意遠渡重洋到中國留學,我們除了古代中國文化的精髓外,還能提供他們甚么新的內容?還能提供給他們甚么有關未來中國的更好想象?“中文熱”和較早前中國開放觀光后的“出國熱”一樣,都是增進理解的機會和管道,如果“出國熱”只是讓外國人看到中國旅客喧嘩豪奢的一面,而展現(xiàn)不出人們對理想中國那種儒雅有禮的期待,“出國熱”的意義即大打折扣!爸形臒帷笔雇鈬藢χ袊錆M了善意的好奇,我們能否因此用更好的國民質量、更好的國家表現(xiàn),來讓他們覺得“中文熱”是值得的?

  其二,“中文熱”本質上也是“經濟外交”延伸而成的“國民外交”。“近悅遠來”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那就是要吸引外國人來,一定要以自己人民的喜悅為基礎,對近對遠,都要用同樣的仁道王道來對待,而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必須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我們一向認為中國的開放改革乃是跨世紀的不間斷工程。開放改革的成就必須不斷提升,而造成的新問題則要用更大的改革來化解。今天的“中文熱”即是一種成就,它不容自滿,而應更加惕勉。因為“中文熱”誠然值得欣慰,但若和全球二十億人在學習英語的“英語熱”相比,畢竟連個零頭都還算不上。英國學者克里斯朵在《作為全球語言的英語》里指出,英語已在七十多個國家成為官方語言,一百多個國家成為主要第二外語,英語的地位靠的不只是舊的殖民時代,更重要的乃是它對近代文明內容的生產力。這也是“中文熱”的此刻,我們必須捫心自問:如何“文化立國”?中文能替未來的文明生產出什么更好的內容?(摘自香港亞洲周刊)

 
編輯:張明】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